本产品由巨丰金融研究院朱振鑫提供,投顾A1。
风险提示:本产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旨在提供信息资讯服务。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策略,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家好,我是朱振鑫,欢迎收听我们的行业投资课。
今天我们接着讲化学制药行业的投资逻辑。作为药神的救命药,创新药是不是就是投资里的yyds呢?当然没那么简单。
从历史来看,创新药企业在前期投入期,股价不会有太好的表现,进入研发突破期也就是研发出成果之后,股价开始启动,等产品上市进入销售黄金期,股价会彻底爆发。
全球的创新药在上世纪攻克心脑血管、糖尿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轮黄金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到年前后,大量创新药上市销售,攻克疾病的同时,也让医药股投资迎来黄金时代。
比如全球最大的创新药龙头辉瑞,年-年研发突破期股价翻了4倍,年到年,随着大量新药进入销售黄金期,其股价又翻了20倍。
但年到现在,由于没有重大的创新出现,全球创新药其实进入了一个衰退期,所以作为龙头的辉瑞股价也只翻了一倍。
从全球的视角看国内的创新药行业,差距其实不是一般的大,我们顶多算是刚入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刚才提到新药研发平均每年得花1亿美金,而年国内总研发费用超过这个数的公司只有5家。
分别是恒瑞医药(38亿元)、复星医药(20亿元)、上海医药(13亿元)、科伦药业(12亿元)、华东医药(10亿元),相比全球研发支出最多的罗氏的亿美元,连个零头都不到。
那是不是国内的创新药公司就没机会了呢?当然不是。这里需要给大家讲一个概念:新药研发其实分两种:一种叫first-in-class,你可以理解为绝对的首创,另一种叫fast-follow,就是快速模仿式创新。
不给大家讲里面的术语了,举个例子你就理解了。在乔布斯推出iPhone之前,大家没想到手机还可以做成多点触控无键盘的样子,所以乔布斯这就叫first-in-class。
后来国内厂商快速模仿,换个差不多的设计和零件,也做出一个触屏无键盘样子的手机,你不能说他抄袭,但的确受到了前者的启发,这就叫fast-follow,模仿式创新。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2%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