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配穴参考脱发白发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1-12-14 14:05:09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病解

每到梳头、洗头时,头发就大把大把地掉,发质干枯没有光泽,白发悄悄爬上你的头。睡觉不实,老做梦,容易醒,牙龈肿痛,这是肾气不固了。肾为先天之本,就是身体的基础。

脱发包括斑秃、秃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白发是由于肾上腺功能衰退所引起的.肾上腺功能旺盛头发就乌黑,肾上腺功能衰退,则头发就发白甚至脱发。

诊断

脱发、白发的原因如下:

1.与患者自身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关。熬夜、失眠、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等都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影响头发的生长。

2.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在夏、秋两季,天气炎热、干燥,容易造成头发内分泌失调。头油增多堵塞毛囊孔,导致营养不良而脱落。

3.体虚、肾虚也容易引起脱发、白发现象。

使用施灸

一、建议取穴(四方):

方一:百会穴、头维穴、膈俞穴、肾俞穴、足三里穴。

百会穴: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共1穴。

百会穴位的作用

①眩晕,头痛等肝阳上亢诸证;

②中风,癫狂;

③健忘、不寐、痴呆等心脑病证;

④脱肛、泄泻、阴挺等中气下陷诸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美尼尔综合征、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癫痫、精神分裂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内脏下垂等。

头维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病征: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功能:祛风泄火,止痛明目。

现代常用于治疗寒热头痛,目痛多泪,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眼睑瞤动不止,风泪出,目视物不明。

膈俞穴: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共2穴。

膈俞穴位的作用

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

②贫血;

③瘾疹,皮肤瘙痒;

④潮热,盗汗。

现代常用于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动过速等。

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共2穴。

肾俞穴位的作用

①腰痛;

②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系疾患;

③耳聋,耳鸣。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肾绞痛、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腰部软组织损伤等。

足三里穴: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共2穴。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

②下肢痿痹;

③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证;

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肝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休克、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方二:百会穴、肾俞穴(同上);四神聪穴、脾俞穴。

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共4穴。

四神聪穴位的作用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大脑发育不全等。

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共2穴。

脾俞穴位的作用

①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

②背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肠炎等。

方三:百会穴、足三里穴、膈俞穴(同上);阿是穴、血海穴。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置,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

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共2穴。

血海穴位的作用

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证;

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膝关节疼痛等。

方四主穴:阿是穴、脾俞穴、肾俞穴(同上);风池穴、肝俞穴。

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与风府相平。共2穴。

风池穴位的作用

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

②中风、不寐、癫痫等神志病证;

③颈项强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癫痫、感冒、视神经萎缩、鼻炎、颈椎病等。

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共2穴。

肝俞穴位的作用

①胁痛胀痛、黄疸;

②癫狂痫;

③脊背痛。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

配穴:

血热者,加曲池穴、气海穴;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共2穴。

曲池穴位的作用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热病;

③高血压;

④癫狂;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⑥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疾患;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共1穴。

气海穴位的作用:

①腹痛,泄泻,便秘等肠腋病证;

②遗尿、阳痿、遗精、滑精、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等妇科及前阴病证;

③中风脱证、赢瘦无力等气虚病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细菌性痢疾、男子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等。

血瘀者,加膈俞穴(同上)、丘墟穴、太冲穴;

丘墟穴: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共2穴。

丘墟穴位的作用

①胸胁胀痛;

②下肢麻痹,脚气,外踝肿痛;

③疟疾,疝气;

④中风偏瘫。

现代常用于治疗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胆囊炎等。

太冲穴: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共2穴。

太冲穴位的作用

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头面五官病证。

②中风,癫痫,小儿惊风;

③黄疸、胁痛、呕逆、腹胀等肝胃病证;

④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证;

⑤遗尿,癃闭;

⑥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

血虚者,加足三里穴(同上);

肝肾不足者,加三阴交穴、太溪穴。

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共2穴。

三阴交穴位的作用

①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赤白带下,经闭,症瘕,阴挺,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久不成孕,梦遗,遗精,阳痿,早泄,阴茎痛,疝气,睾丸缩腹。

②遗尿,尿闭,水肿,小便不利。

③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足痿,脚气,肌肉疼痛。

④皮肤病,湿疹,荨麻疹。

⑤失眠,头痛头晕,两胁下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遗尿、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神经性皮炎、湿疹、神经衰弱、下肢神经痛或瘫痪等。

三阴交是一个神奇的穴位。艾灸或按压合谷、三阴交有明显的催产作用,因此孕妇禁用。

太溪穴: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中点凹陷处。共2穴。

太溪穴位的作用

①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肾虚性五官病证;

②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③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④气喘、胸痛、咯血、等肺部疾患;

⑤消渴;

⑥失眠、健忘等肾精不足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牙龈炎、踝关节扭伤等。

二、艾灸方法:

上述四方配穴均适宜脱发、白发的病症,对症选穴后,使用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对穴位施灸的先后顺序是:先灸背,后灸腹;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头,后灸肢,先阳经,后阴经;先少后多。

从点燃艾柱施灸至结束(约30~60分钟左右)为一穴一次,正常情况下每天一穴施灸一次,一般每天取穴5~7个,1~2周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2~3天。特殊情况可增加施灸量,以不上火为度,或遵医嘱。

健康贴士

用脑过度或精神紧张会促使白发早生,要保持精神愉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脑过度和精神紧张。平时要加强营养,多食用大豆或豆制品、芝麻、花生、小米、糯米等杂粮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温馨提示:

①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的艾灸腔直径为6cm,可以一次施灸临近穴位。也可同时使用多个艾灸器施灸。个别狭小部位的重要穴位,不能用本艾灸器灸疗的,可以使用七星老斗艾柱直接灸熏。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及施灸实证,仅供大家参考探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我们尊重原创,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

③中斯太和感恩您的传播分享,并诚邀大家留言讨论!如果您想了解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或对艾灸产品有什么建议等,可以在下方留言或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xs/13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