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天冷易发脑血管病积极预防是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1-3-7 12:31:13   点击数: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综合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每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0.1%~0.2%,死亡率约为0.1%,致残率高达60%~80%。脑血管病占所有疾病死因的第一位。

脑血管病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并引起相关症状,包括脑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脑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为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偏瘫、感觉障碍、言语困难、头痛、头昏等。

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与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动脉粥样硬化,顾名思义,就是动脉内壁上附着了外观像稠粥一样的硬块,斑块越长越大,使血管狭窄。如某种原因使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就会堵塞血管。堵在脑血管,就会发生脑卒中、半身不遂、偏瘫;发生在心脏,就产生心肌梗死。

另一方面,脑内动脉壁结构较脑外血管壁薄弱,长期高血压会使脑细小动脉破坏,血管弹性降低,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现脑出血。

冬季脑血管病易发

⒈在我国北方地区,秋冬或冬春季节变换时,昼夜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超出生理调节范围,因此,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尤其是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患者血管比较脆弱,弹性降低。冬季气温变化大,血压波动增大,血压突然升高易导致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患者发生脑出血。

2.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且空气干燥,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3.天气骤冷,可诱发心脑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

改善日常生活习惯

01避免血压波动较大

积极控制血压,血压波动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尽量服用长效降压药物,老年患者可能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才能控制血压。老年人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快。

02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冬天里老人们除了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外,起夜时更应注意保暖。老年人运动量不宜过大,量力而行,可进行快走、慢跑、伸展运动等适当运动。每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这时气温会有所上升,从而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03

适量饮水减低血液黏稠度

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再加上冬季供暖,房间内空气湿度不够,限制饮水会使血液中的水分更显不足,增加卒中发生机会。此外,夜间人体血流缓慢,所以,老年人晚上不宜过分限水,睡前可喝一杯温开水。

04

合理饮食

冬季餐桌上各种肉类食品明显增多,比如涮锅、烤肉等,很容易造成血脂在短时间内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随之增加,可诱发急性脑梗死,故应少选用肥牛、肥羊、肥肠等,可多选择鱼类等海产品,平衡膳食。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01

对高血压、高脂血、冠心病、糖尿病、心房纤颤等危险因素要积极治疗,按照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把这些危险因素控制好了以后,脑血管病的发生会显著降低。

02

已经发生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如果既往有胃溃疡病史,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如颈动脉超声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合并颈动脉狭窄,可请医生协助选择合适的抗动脉硬化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和继续增大。严重的血管狭窄可能还需颈动脉剥脱手术或行颈动脉支架治疗。

03

脑出血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力争血压达标,目标值/90mmHg以下。

04

目前对饮酒的普遍看法是酗酒有害,而少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此,酒可少量饮用,但每日不超过克。

05

当突然出现反复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行走不稳、言语含糊或手肩麻木时,提示血栓形成前兆,或血栓已经形成,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同时伴肢体瘫痪者,注意脑出血风险,及时就医,防止血肿扩大。

06

现在流传的所谓“医院输液稀释血”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本期专家

医院神经内科A6病区

主任医师赵文娟

专业特长:熟练掌握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技术,擅长脑血管病尤其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诊疗,目前主要开展心源性栓塞规范化抗凝治疗。另外在神经免疫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专长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

美术编辑赵阿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精彩科普冠心病患者合并痛风怎么办急性痛风发作早治疗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gxz/10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