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心脑血管病远离老年人,常用坐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16-9-26 11:17:17   点击数:
  

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上厕所时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为什么这些意外偏偏找上刚上过厕所的老年人呢?

究其原因,是当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而腹压的增高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

更需要警惕的是,据研究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血压骤升可导致脑出血。而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久蹲便后站起容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晕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卒中。

生活中也经常可以见到,老年人大便后摔跤从而得脑卒中、脑出血的事件,还可见到老年人是由于便后突然站起而引起心肌梗死导致死亡的情况。这些情况大多发生于老年人采用蹲式大便的时候,因此,为预防老年人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建议老年人最好采取坐便的方式。

老年人使用坐便器有什么好处?

(1)当人体采取屈膝屈髋的下蹲姿势时,腹腔静脉受到压迫,回心血量急剧增加,导致血管内压力增高,血压升高。这样一来,脑部血管就要承受比平时大得多的血流冲击力。当这种冲击力超过一定限度时脑部血管就有可能发生破裂出血。如果采取坐便的方式,可以避免下蹲,也就避免由下蹲引起的一系列危险。

(2)蹲位排便使回心血量增加,血管压力的升高,可以造成心脏工作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而采取坐便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由下蹲引起的心脏负担。

(3)老年人如果采取蹲式进行大便,大便完成以后,人体突然站立,全身血液随惯性突然向下流动,下肢血管充盈,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脑血流量骤减。人体会出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猝然摔倒。而采取坐便的方式,则可以减少老人起立时的高低差,从而避免产生这些危险。

使用坐便器的正确姿势

一般来说,如厕时上身建议挺胸直腰并略带前倾,然后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整细节姿势。然后要全神贯注,不要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如果发生便秘、排便困难,此时不要死命用力,这样不仅不利于排便,反而可能给你的心脑血管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对于家中有高龄老人的家庭而言,可以考虑在洗手间、厨房、阳台等家中容易积水湿滑的区域铺设防滑砖、加装扶手,以防老人滑到受伤。

审稿:罗春生主任医生









































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xs/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