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养生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18-12-1 20:59:55   点击数: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小知识

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夏至养生,尤其要注意养好心。中医有“心通于夏气”之说,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

夏季心脏负担重

夏至过后,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

心脑血管病高发

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较少,如果夏季出汗过多,更容易损耗阴津,导致心火炽盛、肾阴不足。而空调、电风扇等又会损伤人体阳气,增加患“中风”的几率。再加情绪不稳,喝水少等原因,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心病的复发和加重。

心脑血管病

夏季养生需注意

补水预防“热中风”

老年人生理反应迟钝,应该不渴也喝水,采取少量频饮的方法。另外,还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山楂等。此外,防中风也可采用穴位疗法,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中冲穴(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具有醒神开窍、清心泻热的功效,为常用穴位之一,平时可常按。具体方法是:用左手手指甲掐按右手中冲穴约1分钟,再换手进行。

慎起居,顾护阳气

中医认为,夏至时节“腠理疏泄,卫阳不固”。再加上炎炎夏日,人们睡眠少,食欲差,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如果夜间睡觉时贪凉,很容易引起夏日感冒。所以,晚上睡觉时胸腹部要盖好被子;大汗后不要立即冲凉洗澡等。另外,睡觉时头朝南脚朝北,可使睡眠更加香甜。此外,还可用小米、花生、大枣、桂圆、核桃仁等熬粥喝。

调畅意志,养心先静心

夏至时节最易心烦,所以养心首先要静心,通过各种途径尽量让自己保持一个平和宁静的心态。静则生阴,也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阴阳协调之后,心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保养。同时还要保证不让心脏过度劳累,心脏是五脏之神,“管辖范围”最大,劳累过度或者郁闷气恼,都会使心脏受损,导致阳气、营卫之气日渐消散。

选对时间,适度运动

夏至时节,人们不宜过度运动,并应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在此特别提醒老年人,傍晚外出锻炼不要太早,应增加户外活动,动能生阳,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都行,身体多与自然接触,自然可以调动体内的阳气,不过,运动要有度,大量的出汗也会伤阳。

苦瓜是个好帮手

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夏至后,有心火可适当吃一些苦瓜,能去暑热、增加食欲。就苦瓜本身而言,维生素C的含量为56毫克/克,是丝瓜和南瓜的10倍以上,而且也是种高钾蔬菜。

文/脑病科彭小飞

编辑/王珂

审稿/彭小飞

校对/杨文艺

医院服务号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xs/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