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个热盛于外,而阳虚于内的季节。人体体表有热,人体内脏有寒。夏季的邪气与其他三个季节相比它的性质是非常复杂的。
1暑邪
夏季的邪气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而低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夏季经常发生的疾病,都和气阴两虚有关系。由于夏天暑热太重,出汗多,导致人体发生气阴两伤的变化。气阴两伤引起气虚,气伤了以后,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所以血液容易运行迟缓,同时出汗太多会引起津伤,血液变得粘稠,它运行的也会迟缓,所以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夏季比较危险的群体1、低血压患者,低血压出汗使得阳气耗伤,血压会进一步降低,容易发生中暑症,中暑还会出现休克。2、三高症患者,三高症患者本来血液比较粘稠,运行迟缓。3、老年人,由于整个血液循环是一步一步逐渐衰退的,所以心功能都在减退,暑气通于心,高温最容易出现危险的就是有心脏病的老年群体,所以老年人尤其要防治暑邪。暑邪的两把利刃心血管疾病
预防夏季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中医经典方剂——生脉饮,针对气短乏力、脉动无力的情况。
人参5克:补气麦冬5克:性凉,清热滋阴五味子5克:敛气、敛津
把人参、麦冬、五味子放到杯子里用开水焖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喝焖出来的水;还可以反复冲泡,冲泡最后可以把这三样吃掉,效果会更好。人参可用党参或西洋参替代,西洋参用量不变,党参加至10克。
皮肤疮痈
夏季也是皮肤疮痈的高发季节,《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疮痈类的产生与暑热火邪关系密切。虽然皮肤疮痈本身并非大病,但如果热毒不能控制,也会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引发肾功能的损伤等。针对暑邪导致的皮肤疮痈,我们要用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比如说苦瓜、苦菜、马齿苋等。把苦瓜捣出汁后,用纱布挤出来,涂抹在患处,不定时一天涂2~3次。
苦瓜内服效果会更好,苦瓜适合与没有明显偏颇,或者偏火热比较重的患者的体质。
禁忌:阳虚体质不适合吃苦瓜。2湿邪
夏季的邪气
进入盛夏后,雨水逐渐增多,夏季也要预防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湿邪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损伤人的脾胃功能,导致厌食、腹胀、腹泻、身体消瘦。湿邪伤人,损伤人体脾胃功能,五邪入五脏,湿邪通于脾,所以湿邪最容易伤到人体的脏腑。温阳可以祛湿。臊焦香腥腐为五气,五气也可以入五脏,五气里的香专门入脾,所以中药里边闻起来比较香的那种,都有健脾的作用。祛湿香囊临床中遇到一些不喜欢服用中药的人群,贺老师教他们做一个香囊,佩戴在身上既可以健脾祛湿,还可以预防蚊虫叮咬。
肉豆蔻5克:健脾祛湿
砂仁5克:健脾胃、祛湿
佩兰10克:祛湿
藿香10克:健脾胃祛湿,同时发散外在风寒
丁香5克
取两颗肉豆蔻,用蒜臼砸开花;加入砂仁,砸扁;再放入丁香,佩兰和藿香;混合装入香囊袋子中。想医院更多关于预约挂号、医疗动态、健康提示、便民惠民措,医院官方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