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大,更易发脑梗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它可发生在任何人群中,但糖友若血糖控制不佳,发生此病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这是因为,血糖升高会引起全身各种血管同时受累,造成大动脉硬化、小动脉营养障碍,管壁变性、坏死,最终导致多部位脑梗死。另外,与稳定血糖相比,血糖波动对大血管损害更严重,血糖波动大,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与死亡率。图片来源:摄图网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3个危险时刻
1晨起。一般来说,人在睡眠中的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早晨起床过快、过猛,可能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而出现脑供血不足、眩晕或是晕厥等,甚至还会引起脑血管破裂等严重疾病。
另外,人体经过一晚上的静止状态,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的概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糖友,起床时要慢一点儿,掌握好“3个半分钟”,即睁开眼睛后,继续平躺半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后,再下地活动。
2暴饮暴食后。
饱餐后人体的代谢需氧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负荷会增加。另外,人体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使心脑等器官血供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也会使冠脉的供血减少,这都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糖友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饭量,吃饭保持七八分饱。
图片来源:摄图网
3用力排便。部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等如果经常便秘,排便时也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这是由于便秘时排便困难和用力过大,引起腹压升高,血压也随之升高,同时心率加快,导致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肌因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引发急性心梗或猝死。
建议日常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吃些坚果,便秘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通便药物。
本文若干图片取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撤掉,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