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一棒,卒中从业者成了卒中患者家属,如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1-3-6 12:36:24   点击数:
  

近期卒中从业者小李有些闷闷不乐,原来是他的父亲发生脑梗,目前正在为就医的事发愁。他的父亲在1天前就有一些症状,包括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但当时未予重视,没有通知小李,直至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时,才电话告知小李,之医院,医院时已经是24小时之后,错过黄金救治时间,令人叹息。

一、“卒中从业者”转身成为“卒中患者家属”

小李的角色一下子从卒中从业者转化成“卒中患者家属”、“卒中照顾者”。

此时的小李内心是不安的,自己的父亲一下子出现了“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这是急性脑卒中的表现,他明白自己要完成角色转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人度过难关。小李立即想到下一步的治疗如何安排?父亲会不会出现病情加重?预后如何?言语不清与肢体无力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目前自己父亲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安排好工作与家人就医的时间冲突?

对于目前的卒中已经过了24小时,已经失去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的时间窗。目前能做的就是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与早期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能显著降低随访期末的病死率或残疾率,减少复发)、他汀药物(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他汀药物开展二级预防)、改善脑血循环药物(丁苯酞可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神经保护药物(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功能结局)

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高压氧、中医针灸、理疗、神经电刺激、药物治疗、音乐治疗等方法。脑卒中后神经细胞黄金康复期为卒中后半年,因此康复干预,越早越好。最重要的是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它能最有效地促使患者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减少外界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

二、如何防治卒中复发?

对于卒中治疗中的患者及家属,除了对本次发病的担心之外,另一个重心是:防治卒中复发。

对于卒中,我们必须要防治复发。因为脑卒中的复发率非常高,一项35家医院中进行的研究显示,首次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高达17.1%。5名卒中患者中,其中大约有1名患者1年内会出现复发。

有调查显示,门诊脑卒中患者约40%是二次以上复发。几乎所有的中风患者,都会再次发生中风!而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症状越来越严重,经过2次甚至更多次中风折磨的患者,还要忍受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折磨,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直至生命终止。

如何防复发呢?二级预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寻找卒中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处理。很多患者都伴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房颤、PFO)、脑血管狭窄等,这些疾病要重点管理,尤其是三高,每天需按时服药,把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要注意健康饮食、合理运动。饮食宜清淡,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不宜吃辛辣食物。平时适量运动,可从事一些适合自身体质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度。有些危险因素是变化的,医院复诊。

有效的管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卒中复发!

三、卒中从业者应当是周围家人与朋友的“卒中科普宣教员”

卒中从业者包括卒中相关专业医生、护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科),每天从事的就是卒中的检查、诊断、手术、治疗工作。

谁也不想自己身边人出现卒中患者,因为它猝不及防,而且致残致死率很高。

我们反思,我们忽略了什么?我们之前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卒中的发生呢?那就是做:家人与朋友的卒中科普宣教员。在家庭和朋友圈宣传卒中科普知识,卒中可防可治。我们做到了吗?

1、卒中急救知识,是最重要的。一旦发生,不要错过,医院,争取在有限的时间窗内通过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方式,实现血管再通,挽救脑组织,时间就是大脑。

卒中的诊断---。可以通过“”的办法快速识别脑卒中,“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2、卒中的一级预防。防治未病。对已经具有脑血管病危险的人群控制其危险因素,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危险因素的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是卒中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可能,抽时间带家人做一个脑血管的体检,早点知晓脑血管的健康状况。针对不良生活方式,应当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生活方式,要反复讲,让大家慢慢地接受。

-----------------------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xs/10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