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阿司匹林是非常重要的药物,但不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保健药。
阿司匹林是预防动脉血栓性疾病(例如心梗、脑梗)的药物,但在预防血栓的同时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使用阿司匹林要掌握好适应证。对于出血风险小、发生血栓风险高的人,使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就应该积极使用。对于发生血栓的风险小、但出血风险高的人,不应吃阿司匹林。
一些老年人认为,上了年纪容易发生心梗、脑梗,所以都要吃一点儿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如果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病,特别是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不建议吃阿司匹林,因为这样做弊大于利。
谁应该吃阿司匹林呢?
(一)如果已经确诊了冠心病(特别是心梗)、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颈动脉或下肢动脉明显狭窄(狭窄超过50%),只要没有出血性疾病(例如胃出血、胃溃疡、颅内出血等),都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二)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确定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更为复杂。
(1)首先,年龄<40岁、或>70岁的人,只要没有心脑血管病,一般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2)无论任何年龄,只要存在出血高危因素(包括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如果没有确诊心脑血管病变和颈动脉、下肢动脉疾病,都不应该吃阿司匹林。
(3)如果年龄在40-70岁之间,没有心脑血管病并且没有上述出血高危因素,需要认真评估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以下7个因素需要记住:1.高血压;2.糖尿病;3.血脂异常(TC≥6.2mmol/L或LDL-C≥4.1mmol/L或HDL-C1.0mmol/L);4.吸烟;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发病年龄50岁);6.肥胖(BMI≥28kg/m2);7.冠脉钙化评分≥或非阻塞性冠脉狭窄(50%)。这7个危险因素中只要具备3点或更多,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但是这些人不急于用药,应该先治疗这些危险因素,例如降压、降胆固醇、戒烟、减重等。如果经过几个月的干预这些因素得以纠正,再次评估危险因素不够3点了,就不需要用阿司匹林治疗了。
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由医生判断,老年人不要自行决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