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将此文转发朋友圈
脑血管母细胞瘤也称毛细血管血管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Lindau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脑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属血管源性无包膜肿瘤;以青壮年为主,好发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90%以上位于小脑半球;可散发,部分可有家族史。
血管母细胞瘤有囊性(60%~90%)和实性(10%~40%)两种,大脑半球和脑干的血管母细胞瘤有囊腔者仅占20%。
病理分型有毛细血管型(常伴囊肿)、网织细胞型(常为实体性)、海绵型(血运丰富)和混合型。
治疗1.确诊后手术治疗为治疗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最佳方案,对于囊性者一定要全部切除肿瘤结节和基底部附着处的部分囊壁,实质性肿瘤则应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和程度。
2.手术切除肿瘤的主要困难为肿瘤血运丰富,常有1~2根较粗的动脉对肿瘤供血,应先予以切断,不宜分块切除;术中切除有困难者可根据情况行减压术或脑脊液分流术,以缓解颅内压,术后再行放疗;对身体其他部位肿瘤应先查清后再进行分期切除。
3.术中如仅切除壁结节而忽视了对基底部周围的清扫则容易残留肿瘤组织,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扩大壁结节附着处周围的囊壁切除范围,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4.放射治疗:①γ刀对较小(3cm)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肿瘤伴囊性变者,特别是囊性变较大者,虽可完全控制瘤结节,但不能控制囊性变的增大;大肿瘤也不适合γ刀。②γ刀治疗后6个月出现放射性脑水肿,需要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长时间的类固醇激素治疗。③照射剂量,肿瘤中心剂量21.0Gy~50.0Gy,平均33.7Gy;周边剂量12.0Gy~24.0Gy,平均17.6Gy;可在一年左右重复治疗。
5.肿瘤全切除者预后良好,复发率为12%~14%,手术病死率为4.5%~40%。
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血肿形成和对脑干的影响。多发及合并内脏囊肿或血管瘤者预后较差。
本平台往期精选
脑胶质瘤分子检测报告,再忙也要学会解读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靶区勾画
肺癌脑转移治疗方案选择与优化
哪些肿瘤的治疗可首选放射治疗?
为什么瘢痕疙瘩要强调术后24h内接受放疗?
听张欣欣老师讲口咽放射性黏膜炎防治那些事
肿瘤患者PICC置管问答
脑胶质瘤放疗原则及靶区勾画
鼻咽癌靶区勾画的相关解剖——颅底诸孔
干货来袭!乳腺癌术后放疗靶区及正常组织勾画(附视频)
上干货!宫颈癌的靶区勾画(附视频)
纯干货!鼻咽癌IMRT靶区勾画与计划设计的优化(附视频)
年年体检正常,怎么就成了癌症晚期?
中国大陆放疗家底曝光
放疗专业硕士研究生靶区勾画作业展示(宫颈癌)
注:直接点击以上链接查看你所喜欢的文章;如果你喜欢本平台,请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