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北风呼啸过后,北京今天气温大幅下跌,今夜最低温-4℃,这是今年下半年来最低气温首次跌破冰点。本周天气的大趋势就是冷......
怕冷的小伙伴注意了!今年下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的冷空气将入侵我国!将有两股冷空气接连影响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都将明显下降。总之,就是一个大写的冷......
两股冷空气接连影响局地降温将至冰点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0月29日到11月1日,北方地区还将有一股冷空气南下,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4~6℃的降温,局地降幅将超过8℃。
降温过后,西北、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将有更多地方最低气温跌入冰点。华北多地最高气温都将在15℃以下,而西北地区更是在10℃附近徘徊。随着冷空气东移南下,28到29日,江南一带的最高气温也将从25℃以上跌至20℃以下,大部地区气温将跌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
降温!降温!降温!
俗话说得好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进入10月份以后
每场降雨就成了降温vs穿秋裤的风向标
这周开始,可以默默的穿起秋裤了
猝不及防,温度就要怒降8℃
就问你怕不怕!
啥也不说了
姜茶、感冒药备上
棉毛裤!羽绒服!大棉袄!统统拿出来!
面对这骤降的温度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身体
避免寒冷的天气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两大主因导致疾病高发1由于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内壁形成许多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变窄,秋季由于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秋冬季节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尤其是进入冬季,温差若在15℃以上,血管就会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
“防治六法宝”促进血管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包括防寒保暖、平衡心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科学用药。
防寒保暖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秋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
致栓塞,要特别注意保暖。大风降温时,要避免迎风急走,同时要根据天气情
况,及时增添衣服。
平衡心理养精调神,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
合理膳食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习惯。增加纤维膳食,多吃玉米、麦麸、豆类、海带、蔬菜、水果、洋葱、大蒜等食物。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
适量运动坚持每天运动1小时,包括太极拳、游泳、走步至步等,以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
科学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西药,切莫擅自停药。
预防疾病多做日常小运动心脑血管病并非防不胜防,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动作”,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张闭嘴
闲暇之时,经常做“张闭嘴”运动,最大限度地将嘴巴张开,同时伴着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如此连续做30次。张大嘴巴与闭合嘴巴,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射刺激大脑,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勤动脚
脚踝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既是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又是联系人体足部和身体的交通枢纽。柔软而有弹性的脚踝有助于静脉血液回心,相反,如果脚踝老化僵硬,容易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来源:全国卫生)
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