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寒邂逅腊八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18-5-8 16:13:23   点击数:
  

点击蓝字↑,轻松   

除头部外,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2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防感冒——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此外,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小寒节气的运动要注意适度。一是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活动必须要做。还须注意,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小寒进补,这样吃起来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需要大量的能量维持正常运转,适当进补在小寒节气很有必要。

由于气候寒冷,脾胃功能减弱,小寒进补宜温补,可适当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尽量选择蒸、煮、烩、炖等烹饪方法,以减轻胃肠负担。切不可大鱼大肉,生冷无忌。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一岁之末为“腊”,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

过了腊八就是年

古时候,人们常在十二月初八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渐渐形成传统的节日。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今天的腊八节,更多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腊八一过,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杀猪宰羊。在外漂泊的游子归乡,与倚闾而望的亲人团聚,共话家常,句句都是乡音。这是团聚的时光,是安详的季节。

过完腊八,就等于开始准备过年了。我们来和下面的童谣一起倒数吧~~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诗词里的腊八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腊日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别光喝粥,听听这些故事吧

都知道腊八要喝“腊八粥”,可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快来听听下面这些故事吧。

1腊八粥源于“赤豆打鬼”的习俗

传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而人们生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腊八这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2腊八粥是为了纪念修长城的民工

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3喝腊八粥牢记祖先勤俭之美德

传说,西晋时有个青年人很懒,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粮了。饥饿难熬的年轻人,遍搜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余的五谷颗粒连同可食的残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勤劳过日。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腊八食俗

腊八粥

腊八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用料也十分讲究。一般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等合水熬煮。有的人家,还会增加桂圆、莲子、百合、枸杞、紫米、香米、薏仁米等。

腊八粥是五谷丰登的好兆头,也是很好的养生饮食。在最寒冷的腊月,一碗粥、百种食材,经过小火熬制,香甜软糯、暖胃易消化,是非常健康的吃法。吃腊八粥,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泡制蒜。做法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前一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收拾心情,准备过年吧!

综合自:人民日报(ID:rmrbwx)

全球读经教材网

小编







































白癜风偏方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xs/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