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季
养
身
冬季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
小讲堂(一)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3月,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体血管收缩,易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血压升高,从而诱发或复发心脑血管病,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猝死”。
依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全国有心脑血管病患者约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约2.7亿,卒中患者约万,心肌梗死患者万,心力衰竭患者万,肺心病患者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万。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超过42%。简而言之:平均每5人中有1名患心脑血管病,每5例因病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居各种疾病之首。
那么冬季为何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
冬季之所以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温床”,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天气寒冷。在低温下,血管会收缩,造成重要的脏器缺血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如果补水不足,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引发血栓等病症。
第二,气候干燥。唇、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举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增加了发病几率。
第三,昼夜温差大。人体对于昼夜冷热的变化不易适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可能诱发急性病症。
第四,“猫冬”习惯。很多人在冬季久坐不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室内外温差大,空气湿度不易控制,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新陈代谢紊乱,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病症。
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白癜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