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小贴士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1-3-11 9:23:37   点击数:
  白癜风的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

随着冬季的逐步来临,申城气温也逐渐走低,季节交替期间气温的剧烈变化容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那如何保护脆弱的心脑血管?下面有几个注意事项和大家分享。

01

起夜时注意防摔倒

起夜时切勿起床太猛,否则可能会因为血压波动突然变大引起眩晕而摔倒。夜间起床动作一定要缓慢,起来后先开灯,在床边坐一会儿,然后再下地活动。排尿时如感觉到头晕、眼花、心慌、腿软等,应立即抓住身边物体防止摔倒,然后缓缓蹲下并呼叫求助。

02

醒来不要马上起床

如果一睡醒就匆匆起床,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易发生体位性高血压。同时,经过一晚上的静息,水分得不到补充,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的几率会增大,还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冬季睡眠醒来时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喝一杯水,待“醒透”后再起床。

03

起床后不要马上开窗

冬季早晨室外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刚从暖和的被窝离开就立即接触冷空气会引起血管快速收缩,易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可以在起床后,穿着适量衣物,做好保暖,同时做一些热身活动,等身体活动开了,再开窗换气。

04

适当推迟晨练时间

冬天的早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刚从温暖的室内出来,因为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寒冷的气温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选择下午三、五点钟到室外走走,进行一些适当的锻炼,但要控制运动量,尽可能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不要加重心脏的负担。

05

不要突然地扭头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猛然回头扭动颈部,可能会使颈动脉血液产生涡流,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或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造成急性脑中风。

06

控制沐浴时间和温度

冬季洗澡水温最好设定在38℃~42℃之间(42℃以上是危险的),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不宜过长。可以先将脱衣服的地方或浴室内温度升高,避免温度剧烈变化。泡澡起身时,动作要放慢。洗澡前后,要补充水分。

07

如厕时不要用力排便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跟排便“较劲”,排不出来不要勉强。在上厕所之前,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中老年人,应该随身携带保心丸,以备不时之需。上厕所时不要反锁门,一旦出现问题家属可及时发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xs/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