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时身体硬朗的张女士(化名)锻炼时突然半边身体无法动弹,无法说话,医院……
锻炼时右边身体突然无法动弹
“我平常很喜欢锻炼,那天不知怎么了,突然就发现我右边的身子不能动了,还讲不出话。”回想起当天情形,50岁的张女士仍然感到后怕。
2月15日早上,家住昆明的张女士在早起锻炼时突然感到右边身体无法动弹,讲不了话,左侧身体也出现乏力症状,幸好被丈夫发现,立刻拨打送到省一院治疗。
在医院进行检查后,张女士被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原因是颅内脑动脉多发闭塞、狭窄,导致大脑严重缺血。
由于张女士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动脉完全闭塞,无法放支架,缺血反复发作后极可能发生脑梗死,致死致残,只能进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
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是种什么手术?
它的难度有多大?
云南省一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陶维华介绍,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如同在脑袋里“绣花”。其难度比心脏冠状血管手术难度系数更大,高超的治疗技术、先进的设备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因为脑血管结构复杂、分支丰富、形成‘网络’,手术需要精确评估、选择,制定个性化方案。”
陶维华医生说,张女士的身体右侧无知觉,左侧肢体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就是由于脑血管狭窄引起的。因为脑血管狭窄变细后,血流减少,脑组织的供血供氧减少,所以脑组织功能下降,引起手足麻木或者无力,严重时会出现偏瘫、半身不遂症状,发展到卒中后就会致残致死。
陶维华医生介绍,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在手术中手术团队还使用显微镜下荧光造影、血流动力学评估技术等关键要素。“尤其是术中血流动力学评估技术在云南省内还是第一次使用。”
2月27日,术后恢复良好的张女士在病房内表示:“感谢医生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近年来,脑血管病在中国占人口死亡比已上升到第一位。脑卒中发生率以每年8.9%的速度上升,且大多可发展至完全性卒中,发病者约30%死亡,生存者多致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60%以上。
由此可见
脑血管病不得不引起重视
来看看
哪些因素会引发脑血管疾病01
年龄和性别
脑血管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上升,55岁以上,年龄每增长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50%。
02
家庭倾向
家庭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属于遗传,目前虽末得到证实,但家族倾向的问题,与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
03
高血压
高血压既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又可导致缺血性(脑梗塞)脑血管病发生。
04
糖尿病
糖尿病因其糖代谢的紊乱,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血黏度增高,从而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发生。
05
心脏病
心脏病引起血流紊乱,形成发生脑血管病的栓子,经血流导入脑血管发生栓塞即脑梗塞(脑栓塞)。
06
高脂血症和肥胖
高脂血症促使动脉硬化,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进而发生脑血管病;肥胖易导致高脂血症。
07
吸烟和酗酒
吸烟除对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损害外。在脑血管病发病中也占一定的地位;少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增加高密度脂肪蛋白的作用,但大量饮酒会使心率增快,血压急剧上升,极易诱发脑卒中。
08
血液流变学异常
体检查出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时候,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当予注意。
0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临床表现,可能是严重脑血管病的先兆。
10
脑中风
脑中风也就是脑血管病,发生过脑中风的患者与没有发生过脑中风的同龄正常人群相比,再发生脑血管病的机率高出5倍,也就是说发生过中风的人更容易复发。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脑血管病
都有一个关键词:
血管
如果忽视血管健康,
一旦血管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
吃什么可以改善血管健康呢?苹果
美国一项小范围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吃一个苹果,坚持一个月即能帮助降低血液中被氧化的“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进心血管健康。
黑木耳
现代医学以为,木耳所含的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的尘埃杂质会集吸附,再排出体外,然后起到排毒清胃的效果。
黑木耳还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帮助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黏、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的功效。
大蒜
蒜能够解毒消炎,能够防止外来有害东西对我们造成伤害以后,再进入我们血液里进一步损害我们的血管。
洋葱
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流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对预防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海带
海带中富含丰厚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相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避免血栓又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山楂
山楂既有醋的酸味,又含有机酸,可以软化血管,又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所以说山楂可以从多个角度保健我们的血管。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能够削减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积,然后软化动脉血管。
预防脑血管疾病
这几个小动作多做一做↓↓↓张闭嘴
最大限度将嘴巴张开,同时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如此一张一闭,连续做30次。可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射刺激大脑,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摇头晃脑
平坐,放松颈部肌肉,不停上下点头3分钟,然后再左右旋转脖颈3分钟,每天2~3次。可增强头部血管的抗压力,以及颈部肌肉、韧带、血管和颈椎关节的耐力,减少胆固醇沉积于颈动脉,不仅有利于预防中风,还有利于高血压、颈椎病的预防。
打“耳光”
每天早中晚用手拍打双耳次,拍打时掌距约10~25厘米,力量适中,不可过猛。耳朵上分布有79个穴位,经常拍打双耳可刺激穴位,按摩经络,促使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抑制高血压形成。
耸肩
将双肩上提,缓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早晚各做5分钟左右。耸肩运动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驱动力,迫使流动迟缓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脑,可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梗塞危险。
摩颈
双手磨擦发热后,迅速按摩颈部左右两侧,用力中等,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稍红为度,每天早晚各做5分钟。可以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对血管壁的营养,促使颈部血管软化,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
捏腋窝
每天早晚各捏腋窝5分钟左右。具体方法是: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捏右腋窝,右手按捏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按捏腋窝肌肉。腋窝内蕴藏着9条动脉、1条静脉、12条神经、5群淋巴结。按捏能使血液在心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周而复始地回流通畅,并调节脑血流量,稳定血压。
伸懒腰
两手交叉于腹前,自胸至头顶上伸似举重样,将腰带起,如此数次。当身体长时间处于休息状态或伏案工作过久时,肌肉组织内的静脉血管就会松弛,并淤积很多血液,使循环血量减少。伸个懒腰会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较强收缩,在持续的伸懒腰动作中,淤积的血液又被赶回了心脏。
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血管,远离脑血管病。
云南网记者:彭锡
部分内容来自人民网
编辑:武铭方
精选上千个岗位!云南年最新事业单位招考信息!转给身边需要的人
割痔疮三千,切阑尾四千!云南人以后看这种病“一口价”
通报、问责、处分…云南一批领导干部被查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北京哪看女性白癜风好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