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压是一个连续变量,适度的血压水平是维持生命健康的基本保证。血压水平持续增高(即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血压水平过度降低同样会因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而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充分认识这一现象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降压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年龄大于50岁以上,无论收缩压是多少,个体舒张压越高,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然而评估危险性时,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很重要,均应考虑。特别是无论显著升高的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甚至其中一个是正常时,另一个都不能被忽略。
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收缩压显著升高、而舒张压正常甚至偏低,这些患者既要积极控制过高的收缩压,又要避免舒张压过度降低。这为临床实际操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这种情况下,为不同基线特征(如有或无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确定适宜的血压低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保证舒张压不低于某一界值的前提下努力控制收缩压,有助于更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由于相关研究证据不足,目前尚难以确定明确的血压低限。
舒张压高说明血管壁弹性差,当人老了以后,大动脉的弹性下降,同样的收缩压力,缓解能够就差了,高压就特别高。我国现行的高血压指南认为,如患者有闭塞性冠心病、糖尿病或年龄大于60岁,舒张压应维持在60mmHg以上。
对于老年高血压且伴脉压大的患者,降压治疗可导致很低的舒张压(<60mmHg)。因此必须警惕,并仔细评估各种不良反应,尤其那些与心肌缺血共存的不良症状和体征。对于舒张压<60mmHg的患者,若收缩压<mmHg可不用降压药物;若收缩压-mmHg,可在密切观察下小剂量应用降压药;若收缩压≥mmHg,可小剂量应用降压药。在临床上不能千篇一律的遵循某一标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特别是降压治疗中患者的反应适时作出调整。一些冠心病患者,当舒张压低于70mmHg时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相关症状,此时应该适度降低降压治疗强度。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亦应避免血压过度降低。
当确诊自己是高血压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总的来说,高血压治疗需要根据年龄、体质、罹患疾病等多种情况,坚持“平稳、持续、达标”三个原则。推荐使用可乐定透皮贴剂,平稳降压贴,平稳降压,安全无副作用,高血压患者的福星!
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