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1-8-25 13:22:35 点击数: 次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鍦版柟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常见,后果很严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此外,血液粘稠度、纤维蛋白原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原因,严重时可导致心梗。一般情况下,中老年人需靠药物改变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不过,血液粘稠度跟喝水有关,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的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要低很多,另外睡前喝水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方法。人体的血液也是有生物钟的,血液黏稠度在生物钟的调度下此起彼伏。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因为此时人体基本在睡眠状态,无法饮水,但却无时无刻不在丢失水分(呼吸、出汗和排尿,特别是炎热的夏天),且排泄量很可观。相关研究显示,人体平均一晚上要排出毫升左右的水。老人如果整夜不喝水,血液粘稠度会增加,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如果睡觉前及起夜时适当喝水,稀释血液浓度,就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睡前喝水有助血液循环,而晨起饮水可通便、唤醒肠胃,也能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晨起喝水时,便秘老人要大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可让水尽快到达结肠,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如果小口地喝,水很容易被胃吸收,产生小便。胃不舒服的老人,可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熬粥温度要超过60摄氏度,这个温度会产生糊化作用,软糯热腾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易消化。糖尿病老人保持身体水分,有利于控制血糖。注意:睡前喝水也不要太多,半杯就行,否则造成频繁起夜,影响睡眠。也可在白天少量多次喝水,每次毫升,以保持体内水分,晚上就不用喝太多水。
经《漫画脑卒中》丛书作者授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