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林日善
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中医师,医院中医门诊主任,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外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林日善主任中医师,从医40余年,多次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高级中医班进修学习,勤奋钻研传统中医精华,经验丰富、艺术精湛、辨病施治、方法独到,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心病脑病、胃肠病、疑难杂病等。他情系患者,优质服务,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曾被评为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先进个人、丹东市卫生局“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出色的业绩被载入《中国医学专家人才库》。
问
进入春季,几位工友有的因脑梗住院,有的心脏病发作。请问,中医心脑血管病专家,春天应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
答
春季气候冷暖变化大,早晚温差大。尤其在早春的冬春转换时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本身已经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如果不加以防范,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春季应该怎样正确预防心脑血管病呢?
1、“春捂”防寒慎减衣。
“春捂秋冻”是民间总结的保健经验,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春季气温常常乍寒乍热,气温变化幅度大,所以不要过早的减掉冬衣。过早脱掉冬装,一旦寒流袭来,骤冷会使血管痉挛,冠心病等会接踵而来,当然也不能捂得太过,一定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2、调节情志防肝火。
中医认为,春季归属肝木。春季肝气易上升,肝火上炎,易发高血压。血压升高重症可致心脑血管发病。因此春季要心态平和,情绪乐观,不要过于激动和兴奋,避免精神状态大起大落。
3、科学运动防春困。
俗话说,“春困秋乏”。这是由于冬去春来,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气相对减少,出现昏昏欲睡,消沉疲劳。此时,饮食宜少酸益甘,不易大热大辛;宜多食大枣、蜂蜜、禽类等甘性食物,多饮水,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对振奋精神十分有益。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疲劳。
医院心脑病专家林日善主任中医师特别提示:
一是春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亲友同事之间应相互提醒:注意正确防治心脑血管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是心脑血管病人要按时服药,如身体感到不适,病情加医院诊治,千万不要硬扛。
三是不要轻信偏方、小广告,贻误病情。发现身体出现心脑血管病迹象,医院专科就医。以早发现、早诊治、早康复。
▍内容来源:宋晓瑾记者宋娜▍图文编辑:刘小某 summer慧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