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
小编这一期给大家科普——
“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可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高发的原因是什么?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正·文·来·啦·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4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泛指由于血脂紊乱、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如今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原因
冬季气候寒冷,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时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管流通受阻甚至斑块、血栓脱落,或者在斑块脱落处局部血栓形成,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这时,如果脱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在血液中流动,在脑部的末梢小动脉内壁停滞就会形成脑梗死。
而对于本身就患有脑血栓的患者来说,血管再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就会导致疾病再次复发,使病情恶化。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和冠脉内壁的小血栓游离,可在冠状动脉造成局部阻塞或完全阻塞,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另外,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等,也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及饮食不规律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易患血脂紊乱,进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
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
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少盐和心理平衡”。
疾病高发人群应当注意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品,多吃鱼和鱼油制品调节血脂,多吃豆制品,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不要喝凉水或吃冷的食物,晨练之前或晚上睡觉前最好喝一杯温水,这样便于稀释血液,保证血管相对畅通,以减少疾病的发作。
要保持持续而缓和的运动,避免清晨气温寒冷时锻炼。一定要戒烟和控制饮酒,保持心理健康与乐观,尽量少生气。
以下九种人,一定要看到结尾
第1种人:呼吸短促
做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的现象,但是不伴有咳嗽、咳痰。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信号,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气道不好而已。
第2种人:脸色异常
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可能是心脏病到了很严重程度时的表现。
如果脸色呈暗红色,两颧骨发红、发紫,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症状。
如果脸色呈苍白色,要考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可能。
第3种人:鼻子太硬
如果鼻子硬帮帮,这多半表明心脏脂肪积累太多。
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快速积累,或者心脏病变正在扩大。
此外,红鼻子有时候也可能预示心脏疾病。
第4种人:皮肤颜色异常
皮肤呈现深褐色或者暗紫色,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晚期的肺性心脏病。
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系。
皮肤黏膜和肢端如果呈现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第5种人:经常有耳鸣现象
经常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可能是早期心脏病。
这是因为,内耳的细微血管对血液环境十分敏感,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的时候,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
如果一个人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褶皱,多半可能说明冠状动脉硬化比较严重。
第6种人:头颈处有筋包
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细,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第7种人:肩膀不适
有的时候,明明天气晴朗,但是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可能要考虑冠心病的可能。
第8种人:手指、脚趾粗大
手指末端或脚趾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第9种人:下肢水肿
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
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下来才会得到缓解,这可能是紫绀性心脏病的表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