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速推动社会进步并改变人类生活,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互联网的融合,移动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疗行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可以无缝隙地提供平等的医疗服务;而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得患者与医生能远程“面对面”交流,不仅可以节省患者的医疗成本,还能使得交流更灵活便捷。
“健康中国规划”提出要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推出了第一届互联网医疗论坛,论坛阐述了医生集团、医生品牌塑造和互联网基础上的慢病管理模式等;论坛让更多医生了解互联网技术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起到的作用。
我国处于快速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自我预防保健认知的不足,使得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提前。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却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心血管病医生业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使得很多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延误了病情。
“让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我们心血管医疗服务相结合,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远程、低价、高效、精准、大数据等特点将助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健康诊疗管理走向一个新的高度。”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主席、医院马长生教授说。
目前已经开始为心血管患者服务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主要为症状或指标监测类APP,以及具有监测和健康指导的智能化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技术还为医疗行为提供信息化服务、远程医疗和慢性病管理等相关服务。此外,大量的医疗数据、蕴藏着关于生命和疾病的奥秘,通过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能够找到一些传统方法无法从中发现的联系和疾病预防方法。
此外,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专家正在积极推医院的建设。“通过为广大医生提供临床科研创新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心血管健康服务,从而改变医疗服务模式,建立没医院。”马长生表示。
据介绍,医院的总体框架包括三个平台:患者与公众心血管健康教育和管理平台;心血管远程在线诊疗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血管病诊治平台。三个平台将帮助心血管医生解答临床实际问题,实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个体化医疗需求,切实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还处在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从医生层面来说,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医生使用移动医疗类应用,且多数安装两款以上医学类应用。尽管如此,移动互联网技术要更好地服务于医疗行业,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白癜风可治愈吗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