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他汀类药物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发挥明确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同时还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缓解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等作用,因此,是血脂控制和心血管疾病预防领域的常用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药物,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都是常见的药物,而随着降血脂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还有一些不同于他汀的降脂药也变得越来越常用,如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的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还有促进肝脏降解多余胆固醇的单克隆抗体类注射药物,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等。
不同的他汀类药物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合理用药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而为了提升用药安全性和增强降脂效果,他汀类药物与上述的一些其他类型降脂药,又该如何联合用药?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各类他汀之间的区别上文中谈到的7种他汀类药物,都是目前临床上可以用到的药物,但不同的他汀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简单地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在降脂强度方面,7种他汀类药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低强度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都属于此类,这类药物低剂量用药,降脂强度不超过30%,即使高剂量用药,降脂作用一般也不会超过49%。
高强度他汀,包括了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这类他汀中低剂量用药,就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0%以上,而如果选择更高剂量(如阿托伐他汀40mg到80mg剂量),有一些甚至能够达到50%以上的降脂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中国人对于他汀类药物敏感性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在他汀类药物用药剂量方面,还是建议选择中低剂量的他汀服用即可,如果血脂控制不达标,还是应该考虑联合用药加强控制,具体如何联合,我们后面再详述。
在药物的药效维持方面,同样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长效和短效。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都属于短效的他汀,药物半衰期一般在3小时以内;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都属于长效他汀,药物半衰期大多在10小时以上。
这种药物半衰期长短的不同,决定了服药时间灵活性的差异。短效他汀一般应该晚间服用,以便药物在人体肝脏胆固醇最活跃的时间段(夜间0点到3点之间)更好地起效,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都建议睡前服用,而洛伐他汀因为食物能够促进其吸收,可以在晚餐后服用。而其他的长效他汀,服药时间则更加灵活,每天选择固定时间服用即可。
在药物亲水亲脂特性方面,7种药物也可以分为两大阵营。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属于亲脂性的他汀类药物,而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则属于亲水性的他汀。亲脂性他汀更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而造成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而亲水性他汀则相对安全性更高,而在转氨酶升高影响方面,亲水性他汀也有一定的安全性优势。因此,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群,以及高龄老年人,选择亲水性的他汀身体耐受性更好。
除此之外,有些他汀类药物还有一些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性,例如阿托伐他汀具有轻度降尿酸作用,而且对于肾脏功能没有不良影响,对于有高尿酸问题,以及中重度肾功能不全问题的患者,可以是优先选择的他汀类药物;而普伐他汀是各类他汀中,唯一完全不经过肝脏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在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对血糖代谢影响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用药优势。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中国人的体质对他汀类药物相比欧美人种更加敏感,服用他汀往往降脂效果明显,但发生转氨酶升高,肌肉痛,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高,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与药物的服用剂量又有着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在保证身体耐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中低剂量的他汀服用,是更安全的用药选择。例如阿托伐他汀10mg,瑞舒伐他汀5mg等,都是相对更安全的用药剂量。
如果服用中低剂量的他汀,再加上积极的生活干预调理,能够把血脂控制到达标范围内,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当然就不必考虑药物联合使用的问题。而如果选择中低剂量的他汀,血脂控制仍然不能达标,在加大他汀药物用药剂量与联合使用其他类型的降脂药之间,后者则是更好的选择。
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药物联合使用,主要还有两类。
一是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药物,都是通过作用于肠道以及肝肠循环,抑制胆固醇吸收的常用药物。联合使用此类药物,能够在他汀类降脂的基础上,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降低15%左右,这个降脂幅度虽然没有他汀类药物大,但比他汀类药物剂量加倍,只能增加6%的降脂效果还是要好很多的。因此,对于服用中低剂量他汀,血脂不达标,但离达标值只有20%左右的患者来说,选择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会减少他汀用药剂量增加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还能够更好地保证血脂达标率。
第二种是与PCSK9抑制剂类药物的联合使用。PCSK9抑制剂类药物,如依洛尤单抗等,是近年来上市的,以抑制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降解,进而促进肝脏的胆固醇分解能力为作用靶点的新型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注射给药,每2周或4周给药一次,具有比他汀更强效的降脂作用,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超过50%,还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脂蛋白a等综合血脂谱调节能力,与他汀药一样,也是有明确心血管获益作用的一类新型药物。
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联合使用,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幅度超过60%以上,高强度他汀与PCSK9抑制剂联用,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幅度超过75%,而如果再次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还能够进一步是降脂效果提升到80%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降脂强度是很强的,而相比口服药物,用药间隔更大的PCSK9抑制剂的价格即使折合成每日用药的单价,也是相对更加高昂的,而很多时候,如果能够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脂达标,也还是没有必要加用这种药物的,只有一些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的患者,或者应用耐受剂量的他汀,血脂控制仍然远不达标的患者,才应该考虑他汀与PCSK9抑制剂的联合使用。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