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你需要知晓的脑卒中预防知识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1-4-10 18:50:52   点击数:
  

30几岁的你,上有老下有小,管不住嘴巴,熬夜,久坐,肥胖,工作压力大,一不小心可能就成了三高人群之一;也许是家里有一个倔脾气的老爸或老妈,曾经不愿意戴口罩,三高了仍不愿意忌嘴,高油高脂,烟酒不离嘴,不规律用药,那么脑卒中请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突发的脑出血性或脑缺血性疾病,典型表现为面瘫、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但很多时候症状可能不典型,如手脚麻木,突然头晕、头痛等,很多人想着睡一觉可能会好一点,往往会拖时间,殊不知“时间就是大脑”,因为熬病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残疾。在我国,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残的首要原因,约2/3的患者在卒中后留下残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偏盲、情感异常、吞咽困难和痴呆等症状。这对家庭,社会而言,都是极重的负担。

三高人群是脑卒中的主要高危人群,平时临床症状不明显,很多人不引起重视。一些体检发现指标异常患者,也常常拒绝治疗,担心一旦服药,就需终身服药,不想年纪轻轻就吃上三高药物,那么要怎么预防呢?

二、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u不可干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出生体重等)

u可干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吸烟、饮酒、饮食和营养、缺乏运动、超重与肥胖、睡眠呼吸暂停、口服避孕药、绝经期激素治疗、偏头痛、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药物滥用、炎症和感染等)

三、常见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收缩压(上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危险增加30%。

指南推荐: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低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详见后文具体要求),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进一步降低至/80mmHg。65~79岁老年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90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至/90mmHg,≥80岁的老人血压一般降至/90mmHg。

2、糖尿病

糖尿病可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其中女性糖尿病的卒中风险更高。

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身体活动,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采用胰岛素治疗。推荐一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为糖化血红蛋白7.0%。

糖尿病患者饮食手掌法则

3、血脂异常

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L,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25%。

指南推荐:在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包括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需进行高胆固醇血症筛查,及早干预;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3~6个月)检测血脂。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设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mmol/L(70mg/dl);高危者LDL-C2.6mmol/L(mg/dl)。

4、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比健康人高4~5倍。

指南推荐: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积极专科治疗。

5、吸烟

吸烟与被动吸烟都是脑卒中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

指南推荐: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

6、饮酒

少量饮酒可能有些益处,但并不能为心脑血管提供保护。

指南推荐:建议饮酒者应尽可能减少酒精摄入量或戒酒。男性每日饮酒量小于1瓶啤酒或4两红酒或1两白酒,女性减半。

7、饮食和营养

含盐食物摄入过多与脑卒中危险性增高相关,多吃鱼类、水果(g/d内)如柑橘、苹果、梨和多叶蔬菜对脑卒中有保护作用,但浆果类水果并不能预防脑卒中发生。

指南推荐:建议膳食种类多样化,且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应合理;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推荐食盐摄入量≤6g/d。

8、缺乏运动

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增加身体活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40多种慢性病都有益,防治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药物疗效。

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min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h进行短时(2~3min)身体活动。

9、超重与肥胖

体重指数范围在25~50kg/m2时,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2,脑卒中发生率增加40%。

指南推荐: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体重指数BMI(kg/m2)=体重(kg)/身高(m2)

10、睡眠呼吸暂停

如果睡眠时呼噜声很大,可能需要睡眠监测进行评估。研究表明,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了3倍以上。

指南推荐: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可以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治疗。

11、口服避孕药

目前口服避孕药多为雌孕激素联合制剂,它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卒中风险。

指南推荐:不推荐年龄35岁,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或既往血栓栓塞病史等卒中危险因素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

这里列举了其中常见的一些危险因素,可防可控,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传染病早期预防的重要性,对于脑卒中这类非传染性疾病也是一样,预防比治疗更有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52(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xkgs/11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