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总院卒中中心成功实施
一例高难度脑血管介入手术
12月14日,东方总院卒中中心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完美的实施了一例高难度的脑血管介入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淮南市脑血管介入技术空白,标志着东方总院卒中中心脑血管介入技术水平处于淮南市领先位置。
术前
术后
患者轩某,60多岁,大脑右侧椎动脉颅外开口部位及颅内V4段两处重度狭窄,狭窄率高达80%~90%,而且轩某大脑左侧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完全闭锁,大脑供血完全依靠右侧椎动脉供血。术前,医院做了脑血管造影(DSA)检查,造影检查提示:大脑右侧椎动脉颅外开口部位及颅内V4段两处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完全闭锁。由于轩某病情复杂,该院医生建议他医院植入支架,实施脑血管介入治疗。轩某的朋友将其影像资料发到东方总院神经内科。有着丰富神经介医院医院副院长、医院集团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方云亮看过影像资料后,经过科室充分的术前讨论,认为东方总院卒中中心神经介入团队有能力有把握完成该项手术。12月14日,在方云亮院长、徐莉君院长、吕友梅主任、朱高春主任、刘卫淮主任、陈蓓蕾医生的共同协作下,东方总院卒中中心神经介入团队成功的为轩某实施了“右侧椎动脉颅内外串联多节段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成形术”。术后,轩某右侧椎动脉两处高度狭窄处成功完美的被撑开,大脑血液循环立即开通。
方云亮院长介绍,椎动脉是大脑后半部及脑干、小脑的供血动脉,如果椎动脉出现狭窄病变,轻者头晕,重者会导致死亡。轩某的手术难度非常大。轩某属“右侧孤立优势椎动脉串连病变”,即右侧椎动脉颅外及颅内一支血管两处串连病变,重度狭窄,一次手术需要成功的在狭窄处分别放置一枚支架,即一次手术需放两枚支架,才能完成右侧椎动脉血液循环再通。一次手术放两枚支架并不是难点,难就难在两个狭窄段所处的位置很特别,增加了支架植入的难度。颅外狭窄段处在椎动脉起始部,旁边大约2~3毫米处紧挨着一个血管分叉;颅内狭窄段处在锁骨下动脉分枝起始段。如果把血管比作树枝的话,那么这两个狭窄段一个紧挨着一个树叉,另一个就处在另一个树叉的起始位置。术者是从大腿根部股动脉处切一个小口,通过这个小口,首先用导丝将支架送到颅外狭窄处撑开狭窄段血管。这个支架放的位置要特别“精、准”,既要保证支架全部覆盖狭窄段,撑开全部狭窄段血管,又要保证不影响临近分枝血管的开口处血流。第二步是在第一步颅外狭窄段成功撑开的基础上,再通过这个撑开的颅外狭窄段运送支架到远端的颅内狭窄段撑开颅内狭窄段血管。这个狭窄段处在血管的分叉起始处,手术难度十分大,术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而且还要心细、沉着、冷静。通过努力,卒中中心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完美的完成了整过手术操作过程,两枚支架精准的植入到相应位置,两个血管狭窄段完全消除,右侧椎动脉实现完美再通。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