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小心五大疾病记住456法则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18-11-26 20:28:06   点击数:
  

N海都记者陈燕燕通讯员张玲玲

今天秋分,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从秋分开始,一天比一天变冷,

也是最易生病的季节。

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国医堂中医内科专家苑述刚说,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种,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二是气候由热转凉。

因为气候原因,秋分过后最易生病。

秋分后,小心5大疾病找上门

1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若下雨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2肠胃疾病

时下“秋老虎”横行肆虐,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步入一天比一天寒凉的秋天,人们还是往往喜欢延续夏天生食大量瓜果、寒凉食物来祛火降温,这样的话,极容易损伤脾阳,脾阳不振,所以腹泻、下痢、胃痛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3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全身皮肤干燥、干裂、瘙痒及面部皮肤干燥、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等症状。

4心血管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患者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5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疾病

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秋分养生有四防

1

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远离“秋悲”,多做户外活动,多听一些喜乐的趣事,这样的话,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从而防止无缘无故的悲伤等秋季常见的情绪。

2

防秋乏

秋分后应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加强血液循环,舒展身体、收敛心神,防止劳累疲乏。但早晚天冷,尽量在室内运动。闲暇时,上下牙齿有针对性地多活动,相互嗑一嗑,有固齿的作用,还能祛除疲劳。

走路是最经济的运动,每天坚持走路锻炼,能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完整,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衰老和降低血脂。

每天应争取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点前入睡最好,要适当午睡,特别是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3

防秋凉

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要早睡早起,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需及时添衣防寒保暖。

秋分后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体质虚弱者或者老人及儿童,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尤其要注意脚部、肚子、腰部、背部别受凉,以免诱发感冒、腹胀、腹泻等秋季多发疾病。

秋冬季洗澡不易长、不易勤,特别对于皮肤干燥的老年朋友们,更应该注意。否则易使皮肤表层油脂失去保护,令皮肤更加干燥瘙痒,严重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建议盆浴时间20分钟最好,淋浴3至5分钟即可,水温在24度至29度最佳。

4

防秋燥

秋分时节,降水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秋燥”。苑述刚医师建议,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秋梨、莲藕、百合、银耳、山药等;多吃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等柔润的食物。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这个季节,对于西瓜等寒凉性瓜果尽量少吃;同时对于葱姜等辛辣食物也要尽量少吃,以免加重或复发燥病。多喝水,尤其是睡前喝半杯,晨起喝一杯温水。

苑述刚医师推荐:秋分养生四食疗法

1

梨炖百合银耳、梨炖川贝

梨性寒,一次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和血虚者,不可多吃。梨可蒸熟、榨汁、煮水,把生梨切片,再与冰糖、银耳一起放入沸水中熬煮,可健脾、润肺、止咳。

取鸭梨1个,川贝(小孩3克、成人6克),冰糖、蜂蜜各适量。一种做法是把内部掏空,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带皮切块,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热吃效果最好。三是将银耳泡发后,和梨一起放到凉水中煮汤,根据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枣等。一周一次。

这样的话,对于经常秋天容易咳嗽的人群来说,比较好,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中医历来是“上工治未病”是其优势。

2

柚子皮泡茶

桔皮、陈皮泡水喝,可缓解咳嗽、理气和胃,对于脾胃和肺起到很好的保护和预防作用。

3

板栗煮熟后当零食吃

板栗煮熟后当零食吃,或煮芝麻山药粥,老人小孩一起吃。对于脾胃偏寒的可以经常服用,板栗有健脾益胃之功效。

4

猪皮汤防秋燥

防皮肤瘙痒干燥——经典名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具有养血活血之功效,加入防风、何首乌、白蒺藜、蝉衣各6~9克,可有养血润燥、驱风止痒之功,对于皮肤秋天容易干燥瘙痒过敏的人群,有比较好的预防效果。

如果血脂不高的朋友们,也可以用猪皮2两,加入何首乌(制)10克,一起煮40分钟,喝汤服用。对于皮肤干燥、瘙痒的朋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功效。

秋分后,6件事不能做

1

醒后立即起身

天气逐渐转冷,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

一大早去晨练

夏秋交替季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3

渴极了猛灌水

高温天出汗多时,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4

刚吃饱就午睡

季节交替之际,很多人晚上睡不好,中午时午睡半个小时左右很有好处。但忌餐后即睡。因为中午温度高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上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脑争血,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

5

短裤背心继续穿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如果继续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极易感受寒邪,容易发生感冒、秋咳、鼻炎、胃痛、腹泻等病证的发生。

6

夜晚还开空调

出伏后,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开空调,也要尽可能的调高温度,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海峡都市报社全媒体中心出品

值班编辑:小丹

》2岁女童反复高烧,染肺吸虫,原因竟是吃了这道家常菜……》孕吐不断,二胎妈妈生完孩子就不幸离世,一查发现……》55岁肺癌晚期,上海专家诊断只有三个月生命,而如今他活了三年,怎么做到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遗传吗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qtjb/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