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度地进行运动,放松心情,如慢跑、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在春季气温回升,是进行室外运动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可以多去室外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也能呼吸些新鲜空气,提高心脑的氧气供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脑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能够有效的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春季要注意保暖,俗话说春捂秋冻,尤其是心脏不好的老人,一定注意不要过早的减衣服,寒从脚入,脚底有很多的穴位和经络,有的人将脚称作是人的第二个心脏,它的变化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在春季这样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季节,寒气也会轻易的进入到人的身体中,使人的健康受到危害。所以要做好脚部的保暖,以防受凉,以免增加心脏的供血负担。
.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些活血化瘀类的食物,比如山楂、洋葱等,减少心脏的负担,戒烟戒酒,可以多吃些鱼类,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保护心脑血管。
4.正确用药,科学合理的进行治疗,在春季换季的时候血压很容易波动,切勿自行服用一些能够起到疏通血管的药物来扩张血管,要遵医嘱坚持服药,勿随意增减,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在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再加上老年人本身免疫力就低,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必须多加重视。另,测血压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眩晕患者起床时要做到三个半,即:醒来后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注意: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哦。心血管科一病区简介心血管科一病区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目前开放床位65张,有医护团队2人,其中主任医师人,副主任医师人,主治医师5人,主管护师2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8人。设有危重症监护及抢救室、配有先进的中央心电监护系统、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心脏除颤仪、免疫三氧治疗仪、多功能无烟艾灸仪等多种抢救及治疗设备;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河南中医药大学高血压病研究所、河南中医药大学心衰研究室,为河南省防治高血压网络成员单位。依托中医内科学科成立了心血管病实验室,配备了血栓弹力图仪、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科研设备。开展了胸痹心痛病(冠心病)、眩晕病(高血压病)、心悸(心律失常)等多种优势病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合理选用中西医诊疗手段,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注重病人整体调理与远期疗效,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如针刺、脐针、电针、中药熏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平衡火罐、艾灸、隔姜灸、火龙灸、督姜灸、益心灸、耳穴贴压、整脊疗法、推拿、穴位按压(点穴)、药棒穴位按摩、穴位注射、放血疗法、康复养生操、降压操、眩晕康复操、辨证施护、辨证施膳、心理疏导等,临床疗效显著。目前开展了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初步证实中医药能够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除或减轻冠状动脉狭窄,使部分冠心病病人免除了介入治疗的负担。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