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阳气
我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中特别强调“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的观点。大气者,阳气也,胸中大气即上焦阳气。仲景在《水气篇》中所说的“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说的就是胃中之阳不布,水饮阴邪凝聚,损其胸阳,故水饮久结胸中不散,伤其铟缊之气,乃至心下坚大如盘,遮蔽大气,用附子之属以振胸中阳气。阳气充沛,布达周身,客于体内之邪气即散去,乃“离照当空,阴霾自化”之义。我常以附子为主的方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危急重症,多有良效。如肺病、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心衰、呼衰等。附子禀雄壮之质,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其通行十二经脉,专能振奋阳气,祛逐阴寒,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如辨卒仆,着重于阳气的亏虚。虚不甚挟痰火诸邪,而为阳中之闭证,则宜开关通窍,若真阳离而为阴中之脱证者,惟宜急救回阳,以复其真元之气,开通诸品,不能轻试。因此在中风卒倒,喉多痰声,脉多沉伏,或脉随气奔,指下洪盛者,认为无不本之阳虚,若阳气未至十分脱绝者,尚可救援。若真阳离绝即感束手。中风的临床,大率仆击偏枯每相连而至,为治之初,亦先顺气,次辨风火痰虚,《内经》论偏枯皆主心与胃二经,盖心是天真神机开发之本,胃乃谷气充大真气之标,标本相则胸膈间之膻中所留宗气盈溢,分布四脏三焦,上中下外,无不周遍,故分布不周于经脉则偏枯,所以偏枯的治疗之方,以黄芪为补养血气,使宗气健旺,急灌其未枯者,使已枯者可通气而复营。其次,还有气行血行之义,对中风的预防也据此立法选方。
二、瘀血乃一身之大敌
瘀血是指瘀积不行,污秽不洁和已离经脉的血液,以及久病影响到脉络所出现的病变,瘀血既是其他病因(如外伤出血、气虚、气滞、寒凝、热邪等)导致的病理结果,又是引起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瘀血导致疾病很多,心脑血管病变表现的头痛、心胸疼痛、痴呆、癲狂、中风等证均为瘀血而引起,其致病的证候特点和特异体征是瘀血辨证的主要依据。“脉者血之府”,血管为血液循环的道路,心脑血管病变与血液运行正常与否有关。用瘀血学说统帅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祖国医学文献早有“胸痹”、“真心痛”的记载,其表现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气滞血瘀是引起这些病证的原因,这一观点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是由于心肌小血管内血小板聚集,造成微循环障碍,影响心肌的供血供氧的原理颇为雷同。证实其病理确与瘀血相似。因此活血化瘀疗法已广泛运用于冠心、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心绞痛等。经对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其确有畅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能改善缺血、血栓、出血、血凝等病变,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同时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从而起到缓心绞痛,防止斑块形成或促使其消退。
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施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时,应注意辨证。如气虚加补气药,气滞加行气药等。配伍归经也颇讲究,如常用菖蒲引经,缓解症状迅速。在辨病用药上,琥珀有纠正心律、镇静催眠作用。对冠心病、心肌炎频发早搏者,本品与人参粉、珍珠粉和勻吞服,效果满意。生山楂配决明子可降脂降压,黄芪配党参可增强心肌能力、恢复心肌功能,均为经验之谈,堪可效法。
祖国医学早有瘀血与精神症状有关的记载,不论是脑出血或脑缺血,其主要病理机制皆属瘀血为患,故临床用药勿忘化瘀,在中风昏迷促苏醒中倡化瘀之蒲黄与开窍引经之菖蒲同用,血管瘤的治疗用破血行瘀之水蛭与软坚散结之牡蛎同用,脑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病理改变以大脑的萎缩和变性为主,通过临床实践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持续白癜风专治医院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