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堵塞,就是人们常提到的脑梗、脑血栓,在脑血管病中危险系数极高,易引起偏瘫,甚至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
很多人对脑血管疾病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脑血管疾病没有征兆,突然发病,让人措手不及。
事实上,脑血管在堵塞前,不断发出信号,但有大多数人视而不见。
在脑血管堵塞之前,身体向你发出4个警告、睡觉流口水
睡觉时,偶尔流口水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你经常睡觉时在同一侧流口水,这时应该保持警惕,很可能是血管已经不通畅了。
脑血管一旦存在栓塞,就有脑梗的风险,容易导致咽腔局部肌肉功能不协调,导致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2、突然头晕
突发性头晕,是脑血管中形成血栓,最突出的表现。
这种晕眩会突然发生,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会突然觉得头晕目眩。这种晕眩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一定要注意及时就医。
3、手脚麻木
血管不通畅,会导致身体一些部位出现麻木。
因此,当脑血管堵塞时,最常见的就是手脚易出现麻木,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表明脑血管堵塞已经比较严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4、流鼻血
许多人不知道,流鼻血也是脑血管堵塞的症状之一。
事实上,许多不明原因的流鼻血,也可能是脑血管栓塞的前兆。一般来说,频繁流鼻血,甚至眼底出血、血尿,可能在六个月内出现脑血管栓塞。
脑血管出现堵塞,追根究底在于血管出现血栓。血栓形成不仅引起脑血管栓塞,而且还引起其他部位疾病,如肺栓塞、心肌梗塞。
血栓形成需要以下3个基本要素:、血液流动减慢;2、血管壁发生改变;3、血流成分的异常。因此,预防血栓、脑梗也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谨记三个字,脑梗不上身第一个字:喝——改善血流成分
当血脂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过高时,血栓更容易形成。因此,建议经常补充水分,帮助调节血脂状态。在喝水的同时,补充有益血管的物质,对血管养护更有帮助。
第二个字:吃——改善血管壁
血管壁硬化、失去弹性,会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因此,必须增加血管的弹性。
洋葱是一种含有前列腺素A的食物。前列腺素A能有效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钠盐和其他物质的排出体内。同时洋葱不仅可以调节血脂,还可以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
第三个字:动——加速血液流动
运动可以加快血液流动,是预防血栓的最简单的方法。
几乎所有运动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血栓,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运动,这种情况下,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下肢运动——踝泵运动。
踝泵运动,就是经过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肌肉收缩时,血液和淋巴液受挤压回流,肌肉放松时,新鲜血液补充。
经常进行踝关节屈伸,可以有效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屈伸运动:躺卧或坐姿,伸展下肢,放松大腿,缓慢抬起脚趾,尽量使脚趾向里,持续0秒钟,然后放松脚趾,慢慢用力绷直脚,坚持0秒钟,然后放松,以上就是第一组动作。
短暂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就这样反复弯曲踝关节,建议每小时练习5分钟,每天练习五到八次。
环绕动作:躺着或坐着,伸展下肢,放松大腿,以踝关节为中心,并使脚趾绕环着转度,尽力将动作做得更圆满,使脚部更多的肌肉得到锻炼。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