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半场,长城会与世界心脏联盟(WHF)站在全球疾病防控的高度,针对心血管疾病及卒中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的现状,设立了预防的全球策略专场,以强调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DavidWood教授发言
首先,WHF候任主席DavidWood教授给出了全球心血管病患者由年至年增长数据,提示全球心血管病防控现状并不乐观,尤其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形势更严峻。所以,年9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高级别会议提出了针对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全球策略,其目标是:到年,使非传染性疾病死亡降低25%,简言为"25by25"。包括三大类指标:生活方式改进、疾病危险因素控制以及相应药物治疗合理应用,并且就这三大类指标的具体项目及在一二级预防中如何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MarioMaranhao教授发言
接下来,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欧洲心脏病学会院士MarioMaranhao教授进一步强调了生活方式改变对于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重要作用。他通过详实的流行病学数据展示了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吸烟等对不断升高的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患病率的重要影响。强调"运动可作为预防性治疗,等同于每日口服药物",呼吁大家"是时候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重塑心脏健康了"!
JagatNarula教授发言
随后,美国JagatNarula教授展示了有趣而惊人的研究成果。他通过展示在木乃伊身上获得的影像学证据,提出自几千年前人们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几乎从未变过,埃及贵族的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以及当时平民半地下居住、室内取暖造成的浓烟环境等都和今天惊人相似。由此,他认为我们如果想做好防控,应进一步加大对已知危险因素的控制力度。
张啸飞教授发言
最后,医院张啸飞教授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心血管病防控在中国的形势,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心血管病医生需要努力的方向。主题发言结束后,现场专家又针对"一级防预防难实施"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DavidWood教授指出,除了医生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外,可能需要社会及政府层面更大支持。
在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预防"为主题的下半场,JagatNarula教授首先介绍了中低收入国家STEMI患者治疗的特殊性,由于社会、经济、教育等复杂因素,这些国家及地区的STEMI发病数量逐年上升,同时人群对于该类疾病的警惕性较低,对症状的识别力亦不及发达国家。总体数据显示在中低收入国家,STEMI患者仅有很少部分可达到标准化治疗,急需改善的问题包括:D2B时间较长、接受急诊冠脉造影及PCI的患者数量较少、降脂药物使用不足等。随后,Narula教授详细介绍了适合STEMI的分级诊疗方案及中低收入国家对STEMI治疗的重点,强调预防为主,重视教育及科普,尤其提到了急救车相关交通法规的制定,以努力缩短转运时间。
随后,杨丽霞教授及DavidWood教授分别以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殊性和冠心病患者心脏病的预防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最后,由来自中国上海的郑志杰教授介绍了急性冠脉综合征二级预防中新技术的应用,他着重提到了移动医疗如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医疗等新技术对医疗市场现状的影响及发展前景,尤其在ACS二级预防方面,移动医疗在患者评估、营养咨询、体重及血压血脂血糖管理、戒烟乃至心理咨询方面均有较大发展空间。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王怡璐杨耀??┆美编柴明霞┆制版王柳↓↓↓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