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心血管疾病经验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5/4/29 11:39:20   点击数: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进步,诸多诊疗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然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却依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一严峻的现实,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心血管疾病因其高死亡率和高昂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那些能够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反复住院次数、减轻经济负担的方法,成为了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中医外治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受到了广泛   临床研究表明,该沐足方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并且改善血压变异性及平滑指数。同时该方对失眠亦有一定作用,若失眠甚,可加夜交藤、合欢皮解郁安神。此外,还可使用砭石在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循行路线进行刮痧治疗,疏通经络,效果颇佳。患高血压病常以该沐足方配合气功、八段锦等运动,进行调适,降压效果显著。胸痹心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辛香温通直达病所胸痹心痛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阴伤、阳衰,标实为瘀血、寒凝、痰浊、气滞,治标可以恢复胸中之阳气,缓解心绞痛突然发作时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根据“急则治其标”及其治疗痛证的验方,创制五灵止痛散(将五灵脂、蒲黄、冰片等研细为末)舌下含服,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方中五灵脂苦泄温通,《本草纲目》载其“主气血诸痛”,蒲黄甘平化瘀,《本草择要纲目》谓其“与五灵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诸痛”,冰片是凉开药,气味芳香走窜,三药并用,辛香温通,对气滞、血瘀、邪闭导致的疼痛都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五灵止痛散的基础上,结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病机特点及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研制成冠心止痛贴(由川芎、冰片等组成),外贴心俞、膻中、虚里等穴,可使其药效通过经络直达病所。临证使用冠心止痛贴治疗心绞痛,疗效满意。厥证(心脑血管疾病致意识障碍)点舌开窍按穴醒神根据发病特点,急性昏迷属中医学“厥证”范畴。厥证的病机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对于昏迷、舌咽反射消失、牙关紧闭的危急重症患者,常无法服用中药。根据中医“心主神明”“心开窍于舌”和“舌为心之苗”的理论,常用温病三宝(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或含有冰片、麝香、牛黄的丸散点舌(“点舌法”),开窍醒神,使其气血阴阳相顺接,待患者有吞咽反射,可口服中药治疗;必要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取得甚佳的疗效。具体运用有以下4个方面:   ①急性脑卒中,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皆可使用;   ②心源性晕厥;   ③中暑;   ④温热病之神昏谵语。   此外,晕厥急救时采用指掐人中穴,疗效也佳。厥证的病机多属阴阳不相顺接,而人中穴在面部前正中线,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是阴阳交接之处,晕厥时指掐人中穴,有使阴阳顺畅之功。此穴最早见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葛洪《肘后方》称之为“人中穴”救卒死方。记载“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若合并脱证,可配合艾灸神阙,回阳固脱。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动静结合畅通气血根据发病特点,风湿性心脏病归属中医学“心痹”“怔忡”范畴。不论是《素问·痹论》认为的“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还是《济生方·痹》中的“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因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均不难看出本虚(心之阳气虚)标实(血瘀水停)为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病机,风寒湿会进一步损伤心的阳气,阳气无力推动血脉、水湿,湿聚成水,血脉瘀滞。风心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生活调理,适当锻炼,但不能过劳。八段锦是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以意为主,以意为引,以气运肢体,不偏不倚,不会耗伤气血。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简单易行,动静相兼,“动则生阳、静则育阴;生阳为主、育阴为辅”,既有“少火生气”“阴中求阳”之利,又无“壮火食气之弊”,不但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抗病能力,而且能锻炼心脏,有效地提高心脏储备力,起到“治本”的作用。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少火生气温化水饮心衰病多由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养,心血不运,导致气滞、痰阻、血瘀、水饮遏阻心之阳气而发生。心衰病本虚以“气虚”为主,补气助阳为要;标实以“痰阻、水饮”为扰,化痰温饮为助。治疗此类疾病,在《黄帝内经》“少火生气”理论的指导下,采取药物贴敷、熨敷神阙穴,温化水饮,治疗心衰病。神阙是任脉要穴,与督脉的命门穴相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神阙,治水肿臌胀,肠中鸣状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吴茱萸辛热,芥子辛温,二者均能透达腠理,研末贴敷肚脐,温而不燥,化饮而不伤阴,正合“少火生气”之意。若水肿较甚,可将上述药物用微波炉加热或者炒盐熨敷肚脐及其周围,增强其利水化饮之功。除此之外,亦可用老生姜、葱白煎水沐足,微通阳气,上通胸中之阳,下利浊阴之水。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小结综上所述,在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学习、传承与推广。未来应建更多康复养老院,医院规模,使中医简廉便验的外治法得以广泛使用。建议开展中医外治法临床试验研究,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补充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方法提供依据。#深度好文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gxz/1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