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那急诊科无疑就是战场上最前沿的阵地——这里有最危急的病症、最紧张的气氛和最忙碌的身影,救万千患者于危难之时,与死神赛跑,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繁忙与危急。
坚守的感动
急诊科,作为急症患者来院就诊的最前沿,这是一个全年无休的地方,即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医护人员都始终坚守在救治危重患者的岗位上。
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她们的脚步从不停歇。“在疫情冲击下,我们确实遇到了人手少、资源紧等困难,但我们深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绝不能退!”急诊科护士长李莉道出了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声。
“这段日子,真的太不容易了“李莉护士长说道,“随着第一波疫情高峰的来临,急诊科接诊量翻倍增长,持续高位运行,危重患者日抢救量超余例,接诊量持续创新高,多的时候一天近名患者,护理人员工作量剧增,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的考验,与此同时,新冠病毒社会面感染形势也影响到护理队伍的人力,科室人手愈发紧张,更需要在岗的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身为一名有着34年急诊科工作经验的老护士长,从她口中说出“不易”二字,疫情下急诊科战斗之艰苦可见一斑。
自十一月中旬以来,危重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多。冬季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慢性基础疾病急性加重的高发季节,尤其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这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危重病人就比较多。急诊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的场所,需要快速地进行诊断、甄别、评估,及时分流,同时还要承接新来的病人,工作量明显增加,再加上人员的减少,要承接的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到三倍。
“除颤仪!快点!”伴随着急诊医生的高声呼喊,一名心梗患者被推进抢救室,李莉见状迅速上前准备对该患者进行电除颤,“护士长,要多注意啊,这是一名阳性患者!”一旁的医务人员提醒道,“把抢救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李莉斩钉截铁的回答,随即对患者展开抢救,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球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护、除颤、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经过一系列熟练精准操作,昏迷的患者慢慢恢复了意识,而此时的李莉早已精疲力尽,汗水从湿透了的防护服流下刺痛了双眼,高强度工作让她几乎昏厥,她来不及片刻休息,便投入到了下一场战斗中去......
这是李莉护士长连续奋战在一线的第59天,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回家了,除了惊险与忙碌,还有责任与担当。面对感染的风险及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她们没有退缩和恐惧,有的只是无畏无惧、不分昼夜,与死亡赛跑,争分夺秒。
白衣执甲,坚守战疫一线,逆风奋战,守护生命之光。急诊人用坚守和坚韧诠释着医者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她们在非常时期扛起责任,坚守岗位,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切实筑牢了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特殊时刻,他们怀着无限热爱挺身而出,勇担使命,这就是医院护理人的大爱担当!
让我们向这些特殊时期依然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致敬!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