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心脑血管最新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1-3-2 18:10:41   点击数:
  导语:带您一览最新研究。

卒中(stroke),又称脑卒中、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它的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如图2所示)占绝大多数。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数的60%~70%。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出血性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溢血,仅占卒中总数的20%~30%。然而,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要高于缺血性卒中。

图1.卒中

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大杀手。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年对心脏病和卒中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在美国,20%的死亡是由于卒中。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

在中国,有研究显示,城乡合计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6个人当中就有1人罹患卒中;40岁以上人群中,有15%处于卒中高风险。

在欧美国家卒中发病率下降的背景下,我国卒中发病率却仍在以9%的速度攀升。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曾经的“老年病”在中国正呈现十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我国卒中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比美国早了10年。

此外,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高血压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10%到15%的中青年患者在45岁之前就发病了。

这些数据提醒我们,必须主动提升健康意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gxz/1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