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心脑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其病因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饮食不节、痰饮内生、情志不畅、肝郁阴伤、年老肾气日虚等所致心阳不振、痰浊内阻。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防治原则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涤痰逐瘀、活血通络、补益气血。下面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药膳方供选用。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
一,山楂桃仁蜜。鲜山楂克,桃仁60克(打碎),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蜂蜜毫升,上锅蒸1小时冷却后备用。每次1匙(5毫升),每日服2次。此方有活血化瘀、消食润肠、降脂降压之功效。
二,人参大枣汤。人参10克(切片),大枣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养血宁神之功效。
三,双耳汤。银耳、黑木耳各20克,放温水中浸泡,洗净蒸熟,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此方有益气滋阴、降低血脂的功效。
四,菊楂决明茶。菊花3克、山楂片、决明子(捣碎)各15克,放入茶杯,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频饮。此方有熄风平肝、行气散瘀、降脂降压之功效。
五,三仁粥。桃仁、枣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将桃仁、枣仁、柏子仁打碎,加水适量,置武火煮沸30~40分钟,滤渣取汁,将粳米淘净入锅,倒入药汁,武火烧沸,文火熬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佐餐服用。此方有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
六,丹参饮。丹参30克,檀香6克,白糖15克。将丹参、檀香洗净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煮45~60分钟,滤汁去渣,加白糖调味即成。每日1剂,分3次服用。此方有行气活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清营热、除烦满之功效。
七,薤白炖猪心。猪心一只洗净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煮熟,倒入薤白克,文火煮炖至猪心软透,加入胡椒粉适量调味即成。早晚佐餐服用。此方有通阳散结、健脾益心、理气消食之功效。
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好
(1)多食鱼因为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的功能。
(2)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可补肾填精,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可多吃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3)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橘等。
(4)多摄入天然抗凝与降脂食物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及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橘子中含少量类似阿司匹林的水杨酸抗凝物质。降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很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日常的预防工作很重要,而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禁忌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禁忌
1
限制过多热量的摄入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多吃粗粮食物,这样可以增加人体内复杂糖类和纤维素的含量。并且对于糖分的总摄入量应该保持在60%—70%之间。
2
限制脂肪的摄入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可以适当食用少量的瘦肉、家禽或是鱼类,并且脂肪的总摄入量应该保持在30%以下。
3
限制胆固醇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要保持在毫克以下,尽量不食用动物内脏,因为动物内脏属于高胆固醇的食物,有些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甚至超过了0毫克。
4
控制蛋白质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宜过高,可以通过牛奶、酸奶、鱼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
5
饮食含盐量太高
食盐即氯化钠,钠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每天超过8克者危险性更大。研究发现,在每日盐摄入量低于3克的人群中平均血压低,且随年龄的增长血压也无明显升高趋势。我国广东人膳食口味淡,其高血压(血压食品)发病率明显比北方高盐地区低。如已习惯于“咸”味,建议在妙菜起锅时再放盐。这样“咸味”足而实际放盐少,因为此时食盐未渗透于食物内。另外,应多饮白开水,以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机体内毒素排泄,不爱喝水的人血粘稠度高,进入中年(中年食品)之后容易发生心脏病。
要注意改善微循环,疏通微血管,因为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可以用微络康地龙蛋白进行微循环的疏通和改善。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心血管病的行列,健康大打折扣,生活质量又怎能提升?别不把心血管疾病当回事,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三种日常生活中保护心血管的水果:
三种水果有效防治心血管
香蕉――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香蕉属于高钾食品,而钾对人体的钠具有抑制作用,多吃香蕉,可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每天吃两条香蕉,可有效降低10%血压。香蕉含钾高,患有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都不适合多吃,这些病人如果每天吃香蕉的话,以半条为限。此外,香蕉糖分高,净重约克左右的卡路里约87千卡,患糖尿病者吸取的分量不能多。另外,没有熟透的香蕉吃多了,会加重便秘。
橘子――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
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胆固醇。橘皮苷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因此,橘子也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水果。有研究证实,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积在动脉血管中的胆固醇,有助于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逆转。但建议每天吃橘子最多3个,过量摄入维生素C时,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同时,橘子不宜跟萝卜、牛奶一起吃,胃肠、肾、肺功能弱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诱发腹痛、腰膝酸软等病。
杨桃――降压降脂防止动脉硬化
杨桃能减少机体对脂肪的吸收,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同时还可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值得一提的是,杨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鲜果含糖量非常丰富,成分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还有苹果酸、柠檬酸、草酸、多种维他命、微量脂肪及蛋白质等,对人体有助消化、滋养和保健。除肾病患者应忌口外,一般人群可以放心食用
栗子和山药都是秋冬季节进补的好食材,尤其适合老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注意事项:糖尿病人忌食;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新鲜栗子容易变质霉烂,吃了发霉栗子会中毒,因此变质的栗子不能吃。山药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注意事项: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1.栗子去壳,切成小粒备用。
2.山药去皮,切小粒,放入凉水中备用。
3.大米洗净,倒入锅中,加入1大碗清水,大火烧开。
4.倒入栗子煮约15分钟。
5.然后倒入山药粒和少许黑木耳,继续煮至大米和山药软烂即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凯尔康大药房
↙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