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病人说,“我血稠给我开疏通血管的针,通通血管吧!”
血稠这个概念源自血黏度。早期曾经作为中风预报的指标,后来的研究发现,血液黏稠度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没有明显关系,基本已被临床淘汰。
如果还有人忽悠你血稠,那肯定不是专业医生,多数是卖假药的江湖术士。
………………………………?…………………………………
血液黏度和高血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血液黏度
是血液的理化特性之一,与血液中的多种成分有关。全血黏度主要取决于血中红细胞压积高低,也就是主要与红细胞多少有关,血浆黏度主要与血浆蛋白多少有关,尤其是纤维蛋白原。血脂对血液黏度影响较小,高血脂的病人血黏度轻微升高。
高血脂
更确切来说应称为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其中,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心血管危害最大,危害并不主要表现在对血黏度的影响上,而是胆固醇会像水垢一样沉积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斑块,阻塞管腔引起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如果斑块破裂就会形成急性血栓引起脑卒中和心肌梗死。
………………………………?…………………………………
总之,血稠和高血脂并不是一回事,用血稠来衡量高血脂不科学。血稠也不是预测将来会不会发生中风的指标,而且因为血稠就输通血管的针剂更没有科学依据。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指的是要调节血脂治疗,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首先要干预的目标。
(来源:健康咨询报年10月10日第5版)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