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6日,第十六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启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在会议上,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医院心脏中心教授霍勇认为心脑血管病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从全国来看,心血管系统完全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少,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在不断增加,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持续高发的态势依然存在,其下行的‘拐点’仍未到来。”据了解,冬季更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需要人们重视。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黏度、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保障百姓健康的头等大事。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人数是万人,每小时有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了生命。并且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呈年轻化。
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它是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动脉粥样硬化,顾名思义,就是动脉内壁上附着了外观像稠粥一样的硬块。这些硬块会堵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液受到污染,,血黏度升高进而造成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使大量脂类沉积在血管内,这些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腔变窄,管壁变厚,最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心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治疗措施,患者寿命将比平均寿命减少20~30年。要避免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高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对此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洪昭光将之归纳为健康四大基石:规律生活、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平衡。
心脑血管病为什么会在冬季高发呢,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一、寒冷让血液变黏稠
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们不容易感到口渴,喝水比较少,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血液黏稠度升高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为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影响心脑供血。
二、寒冷导致血管痉挛
在人体突然从温暖的室内走出到寒冷的室外时,血管无法适应激烈的冷热变化,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血管痉挛会使血管腔变狭窄,阻碍血液通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血管内已经有斑块的患者发生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彻底切断心脑血液供应。
三、寒冷导致血压升高
在寒冷环境里,人体外围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上升,血压越高,罹患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也就越高。第四,天气寒冷时人们容易患感冒,这也可能会诱发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的病情。许多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医学上称为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现在又处于冬季这个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期,更应注意做好防治。
心血管病为什么最爱“偷袭”老年人
闹心、退休综合征: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突然间离开了已习惯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一旦情绪调整不好,会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操心:儿女千秋业,婚事,家事等等没有一样你不操心的,一旦一件事处理不愉快,一股火上来就更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烦心:退休下来暂时无事可做,成了闲人,心情郁闷,久而久之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你可要真的当心你的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最爱偷袭老年人,这是因为人到老年,身体抵抗力差,如果再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食盐过重、爱吃油腻食物等,都能导致血管内斑块形成和破裂,堵塞心脑血液供应,导致冠心病、心梗、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
通常,心脑血管疾病在突发前往往会有一些征兆如:犯困、头晕、头沉、头痛、胸闷、胸痛、视物不清、间歇性呕吐、平地摔跤等现象。
最近正在热播《老有所依》,建议年轻人多看看。不错的剧。
心脑血管的成因
脑血管就像是河道一样,如果沉积了砂石淤泥,自然就会限制通过的水流,血管里的“砂石淤泥”其实就是沉积在血管壁上的动脉硬化斑块。
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原因很复杂,高血脂、高血压以及吸烟等都可以促进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尤其是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使脂类物质容易在血管壁沉积,日久就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斑块突出于血管壁,会使血管腔变得狭窄,血流无法顺畅通过,就会造成脑组织的慢性缺血。硬化斑块可以在全身各处动脉血管里形成,在心脑血管中形成的危害最大,有些人之所以总是感觉头晕,就是脑血管中的动脉硬化斑块限制了脑部血液供应而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清洗”,一旦出现斑块破裂,碎小斑块就会堵塞住小血管,引发脑梗塞等急性脑血管事件。
心脑血管的解决根本
心脑血管、心脑血管,根源在于血管。
第一,恢复血管的弹性。
第二,把血管中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的物质降低下来,将血液变得稀一点,血流的速度就加快了。
所有能够帮助降低血中的胆固醇、血中的脂肪的营养素增加,血脂肪自然能够降下来。首先增加运动,增加血流速度。其次改善血管的弹性。如果你的血管是健康的状态,如下图,那就永远不会得血管方面的疾病。
心脑血管自查:
人到中年以后,特别是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血脂、血压,同时结合日常自查,这样有利于及早发现心脑血管病。
1、心血管病十大预警信号
(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 (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劳累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压迫感。 (3)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 (4)饭后胸骨后憋胀的厉害,有时冒冷汗。 (5)晚上睡觉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6)情绪激动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 (7)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稍快,便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8)胸部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即消失。 (9)爬楼或做一些原本不吃力的事情就感到特别累,浑身乏力,不愿多说话。 (10)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治疗不愈。
2、脑血管病十大预警信号
(1)经常性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 (2)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3)腿脚、手指尖或手指发麻,摸东西没有感觉。 (4)手发抖、发颤、做一些日常基本动作感到困难,如:穿针、扣扣子等。 (5)舌头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 (6)嘴角常感湿涧或控制不住地流口水。 (7)睡眠差,梦多、易醒或感觉老是睡不醒,醒后又很累。 (8)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性的哭或笑。 (9)看什么都不顺心,对人对事无原因的发火。 (10)莫名其妙的跌跤。
3、望诊自查
通过望诊不但能发现自己心脑血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能发现他人的问题:
(1)两眼之间鼻梁处有横纹,说明血脂高或血粘,如果同时手掌出现贯桥线,则说明心脏出问题了。
(2)高血压患者出现太阳穴青筋暴露,很可能在几天内会出现脑出血。
不管年轻年老的,无论是谁出现以上心血管、脑血管病的预警信号,就要抓紧时间进行保健和治疗,以免悲剧的发生。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心脑血管预防方法
1、生活要规律,保证较好的睡眠。劳逸结合,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保持大小便畅通。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卧室室温一般控制在20℃左右为宜,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在室外气温过低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外出前最好先在走廊或过道里站一会儿,预先适应一下气温再出门,出门时应重点注意头部和四肢的保暖。
2.饮食要平衡,多样化。米面杂粮都要吃,还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要吃鱼类、瘦肉、鸡蛋(每周4~7个)、牛奶、豆制品、蒜、醋等。少吃动物油、糖、奶油及咖啡。每天食盐应减少至5克。务必控制体重。提倡每天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每天不少于六杯水。
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3、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如果是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平衡心理、保持乐观。正确对待各种应激事件(精神或环境刺激),节制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家庭和同事间要互相关心,不耿耿于个人得失。少生气,不发火,学会减轻压力与宽松精神。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在参加易激动的会议前应酌情先服消心痛5~10mg或口含硝酸甘油片0.6mg。
心脑血管最适合吃的食物
1、增加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豆制品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毫克—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4、调节饮食多喝水天冷时人们不易感到口渴,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注意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在一天的时间里,成人每公斤体重应补充35~40毫升水,也就是说体重50公斤的人应该补充~0毫升水。饮水时最好选择温开水,避免因水温过冷过热而刺激肠胃导致血管收缩。
含碘的食物
碘可以很好的减少动脉血管上胆固醇的沉淀,防止动脉硬化的产生。海带、紫菜、海米、海蜇皮等都含有丰富的碘,特别是海带,除了含有碘,还含有丰富的铁、钙、蛋白质以及矿物质,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有抗凝作用的食物
黑木耳可以抑制我们人体血小板的凝聚,防止血栓的形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多食用黑木耳这类有抗凝作用的食物。
含有精氨酸的食物
精氨酸可以提高我们血管的张力,并且减少血小板的凝聚,降低血管的损伤。海参、山药、豆腐、芝麻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精氨酸物质。
鱼类
鱼类中含有可以改善我们血管弹性和促进钠盐排泄的物质,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扇贝、牡蛎、海米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我们动脉的血流量,并且减少心肌的损伤。
含有叶酸的食物
人体长期缺乏叶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会随之产生。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经常食用含有叶酸的食物,例如菠菜、芦笋、苹果和柑橘等。
◆山楂:含有丰富的山楂酸、柠檬酸、蛋白质、维生素C、脂肪分解酶等等有益物质,可以起到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减低血压、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经常食用山楂,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核桃:除了可以补脑之外,其中含有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可以促进体内胆固醇的分解,从而起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茶叶: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且可以增加血管的韧性、弹性以及渗透能力,对于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柑橘:可以防止人体血管过于脆弱,所以,心脏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柑橘。
◆银杏:可以改善循环、稳定血压、增加大脑供氧,预防早老性痴呆。
======健康有道专业健康杂志=======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健康成就人生价值。
添加方法:点击右上角,点击“查看官方账号”,点击“鲜桂圆的营养价值卓豪技术种子的选择及播前种子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