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导师
简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
高俊玲
高俊玲,女,年出生,教授,医学博士,美国DukeUniversity博士后。学校基础医学院院长,组织胚胎学系主任,河北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目前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留学归国基金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河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重点课题,科技部重大课题子课题等6项。主编教材4部,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4项。研究方向:(1)脑损伤与脑保护;(2)纤维化发病机制(侧重肺纤维化)。
2
张宇新
张宇新,男,年出生,理学博士,教授,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人体解剖学教研系主任,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近年发表研究论文58篇,其中SCI收录5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参编教材6部。研究方向:1.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2.神经损伤与修复。
3
曲银娥
曲银娥,女,年出生,教授,医学博士,美国TulaneUniversity博士后,组织学与胚胎学系副主任,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合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作为负责人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4项,参与卫生部、国家安监局、河北省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研究论文81篇(SCI收录8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唐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主要研究方向:免疫与妇科肿瘤。
4
甄永占
甄永占,女,年出生,博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先后参加国家“”课题、国家“”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获得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和会议交流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研究方向:(1)肿瘤分子药理学;(2)衰老发生机制与防治。甄永占,女,汉族,年出生,博士,教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以合作单位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以第三主研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作为主研人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加了8项唐山市科研项目。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其中2项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中2项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SCI论文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共6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1)肿瘤分子药理学;(2)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与防治。
5
刘奕蓉
刘奕蓉,女,年出生,医学硕士,教授,人体解剖学系副主任。在解剖学教学一线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以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7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两项,以主研人参与省科技厅科研课题三项,市级科研课题一项。研究方向:1.中枢神经的损伤与修复;2.足踝创伤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治疗;3.足病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治疗研究。
6
司道文
司道文,男,年出生,教授,硕士,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主持人,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唐山市科技局项目3项;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核心期刊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40余篇,SCI收录3篇;指导并荣获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研究方向:1.脑损伤发病机制与保护策略研究;2.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7
刘 江
刘 江,男,年出生,硕士,副教授,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4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研省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参编教材3部,近年发表研究论文15篇,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的损伤与修复。
8
徐爱军
徐爱军(~):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09~.06毕业于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07~今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任教。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4项,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现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局级科研项,1项。
联系方式:E-mail:xuaiju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