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血管并发症,阿司匹林和他汀哪个更管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23-4-20 11:51:33   点击数:
  

截肢、失明、心血管疾病……几乎没有什么疾病可以像糖尿病一样,本身并不可怕却可以引发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CVD)是主要威胁糖尿病人生命的并发症。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国外证据表明年龄大于65岁的糖尿病患者68%死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因卒中而死亡。

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波动,肥胖,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不得不请出心血管界的两大法宝:他汀和阿司匹林。

糖尿病患者服用他汀意义重大

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它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最终导致动脉闭塞,引起心肌组织或脑组织的缺血坏死。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原材料,因此降低胆固醇水平,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他汀是目前治疗血脂异常最有效的药物。人体内的大部分胆固醇都是在肝脏内重新合成的,而不是直接从食物中吸收而来。一线降脂药物的他汀类药物,可阻断肝脏生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预防、抗击甚至部分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从而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如降脂产品瑞旨(瑞舒伐他汀钙),它可以强效调脂,逆转斑块,全面防治心血管疾病,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用药时间不受时间和食物的约束,更适合国人服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所有下列糖尿病患者,无论基线血脂水平如何,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

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LDL-C的控制目标为<1.8mmol/L;无心血管疾病,但年龄超过40岁并有一个或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或蛋白尿),LDL-C的控制目标为<2.6mmol/L;对低风险患者(如无明确心血管疾病且年龄在40岁以下),如果患者LDL-C>2.6mmol/L或具有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应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获益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之广、频率之高,远胜其他抗凝药物,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内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始于内皮损伤,而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是其危险因素,阿司匹林已经被证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指南推荐:

《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75-mg/d)进行ASCVD的一级预防。涉及到糖尿病患者的有:

1、年龄≥50岁,伴有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

②高血压;③吸烟;④血脂异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⑤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2、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风险≥10%,列为高危人群的糖尿病患者:年龄≥40岁,且1.8mmol/L≤LDL-C<4.9mmol/L;或3.1mmol/L≤TC<7.2mmol/L。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要想预防血栓的形成,一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二是防止血管内皮和斑块的破裂,三是阻止血小板的大量聚积。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发生,而阿司匹林的作用是降低血小板的聚积,起到血液抗凝的作用,只有两者协作才能打赢血栓形成这场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dmyh/1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