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国心脏大会如期拉开帷幕。通过十余年沉淀发展,医院的专科优势,中国心脏大会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医院建院60周年,今年的中国心脏大会尤其特别。仰首是春,俯首成秋,在60年回首中,在中国心脏大会召开之际,大会主席、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对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模式胡盛寿指出,虽然在过去十年里,我国心血管病防控已初见成效,诊疗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虽然慢病负担急剧增加,但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占总资产88%的医疗资源仅服务37%的人口,这使得我国投入的医疗资源绝对不足的同时,还存在相对浪费的现象。
其次,医院的医疗质量差异较大,我国各地区冠脉搭桥手术(CABG)结果差距巨大:院内死亡率最低0.7%,最高5.8%;另外,虽然医疗费用增长迅猛,但整体医疗结果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比如,中国急性心梗的平均再灌注治疗率27%,远低于美国97%,甚至低于印度59%;此外,由于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而直接影响政府卫生政策的制定。
结合分级诊疗为重要内容的“新医改”和“临床大数据”的政策、机遇,胡盛寿指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模式,构建学习型的心血管病医疗中心。具体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转变医院服务模式
他说,要做好“关口前移,预防在先”,改变当前医疗资源配置状况,使之向社区疾病预防下沉,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医院服务模式,转向以健康促进为主的社区服务模式。
向国际知名医学中心迈进
其次,通过构建学习型医疗卫生体系,提高我国重要临床相关科研产出能力,为指导国家卫生政策制定和适宜国人的诊疗策略选择持续提供可靠证据。
胡盛寿指出,我国心血管病临床指南中,只有25%的推荐是A级证据,仅1.5%的推荐有国人证据支持。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临床研究数量和规模明显不足,数量仅占全球数量的3.28%,为美国的7.40%。
下一个十年,阜外医院的目标是“要从最大的心血管病中心,转变为国际知名的医学中心。”胡院士说。
自我评价、修复和完善
应该立足已有平台,借鉴欧美先进经验,加强建设自我评价、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医疗评价体系,以推进医生、医院和全国的医疗服务质量。他介绍说,医院,并已建成医生的个人医疗质量评估系统,并且正在创建全国心血管病治疗注册登记系统。
从模仿到超越
要注重创新诊疗技术。他介绍说,阜外医院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前行的灵魂。比如说,阜外研制的心室辅助泵已经首获临床应用;阜外倡议的多学科的杂交技术,不仅仅在中国得以实现和普及,而且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打造一流精锐团队
要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中国培养更多合格、优秀的心血管医护队伍。创建国际一流的心血管病医学诊治中心,就必须拥有一流的精锐团队,为心血管领域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化与“跨界医疗”的发展。
和世界同行相互欣赏与合作
最后,胡盛寿指出,切忌闭门造车,要开放、合作,与国外同行一起迎接心血管疾病的挑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整合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世界顶尖研究机构长期合作的优质资源,以促进与国外领先的科研、学术和管理机构的合作,将“引智”作为提升中心研发水平、确保在尖端科研领域领先地位的重要策略和途径。
胡盛寿还特别提到目前已展开的“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这一项目年将覆盖全国31个省份,共个项目点,预计筛查人数达万,高危对象管理超过60万人。截止年,预计筛查人数超过万,高危对象管理人数超过万。
这一项目开发了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形成了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对象大型数据库。他指出,项目的实施和延续,将为我国精准医学、新药靶点等研究提供源泉,也必将为世界心血管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
Lancet刊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胡盛寿团队题目为“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学习型医疗卫生体系,让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取得最佳诊疗结果”的综述性文章,获得广泛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