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18-7-1 14:14:49   点击数:
  

点击上方"南大脑科"↑免费订阅

在社区工作多见老年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且日渐增多,需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广泛供血不足而引发脑部缺血,缺氧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的疾病,有资料统计2/3的中老年人患有此病,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引起脑萎缩,痴呆和脑梗死等。所以称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软刀子”。

病因:

一.血管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都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其次还有动脉炎,动脉狭窄等。

二.血流动力学因素:如收缩压超过mmHg或舒张压低于80mmHg均会引起大脑血流量的减少。

三.血液成份的变化:如血脂的紊乱,血小板增多,高血压,糖尿病均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减少脑组织的正常供血。

四.微血栓形成: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脑部小动脉而堵塞小血管,出现局部脑供血不足。

常见症状有:

1.反复出现的头昏,头晕,头重,头痛,嗜睡。

2.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情绪不稳定。

治疗

1.首先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肥胖等戒烟、禁止过度饮酒,

2.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也可用氯吡格雷等

3.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中药:改善微循环:如养血清脑颗粒、NBP、银杏叶制剂、川芎嗪等

5.手术治疗:如颈动脉有严重狭窄(超过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状。

保健措施

1.及时治疗:主要是改善脑血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银杏叶制剂等。

2.早期预防:对脑供血不足的防治重点在脑血管方面,尤其是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要对症处理。

3.合理饮食: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洋葱、西红柿等)、水果、鱼、黑木耳、少量醋、干红葡萄酒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缓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4.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钓、登山等。

5.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用脑:平时看看电视、报纸;做些手工劳作或家务事;也可以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书法、打球等,陶冶性情,增强脑的思维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爱心健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白癫疯该怎么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qtjb/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