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面具30种表情
《秀才与刽子手》剧照
由广州市文化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文广团体主办的“2007广州?上海演艺文化展现月”系列演出,12月7日、8日在广州黄花岗剧院拉开首场《秀才与刽子手》的帷幕。该剧是一个精品话剧,而为了排好这个与众不同的戏,沪上著名制作人李胜英搭了一个强强联手的主创班底,力邀舞美设计家黄楷夫(黄海威)担负布景、面具及偶人设计,该剧导演郭晓男是当代中国个性鲜明的名导演艺术家之一,编剧黄维若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前在北京探班,专门走进舞美设计家黄楷夫的工作室,看到了1众精致的面具与雕塑,与他作了长时间的交换。
素材都来自湘西凤凰
:在《秀才与刽子手》1剧中,您的舞美设计相当独特,能否谈谈怎样个独特法?
黄楷夫:这个剧是一个黑色喜剧,讲一个过去的故事,很主观的。编剧黄维若成心处处给观众流露出一种“人创造的痕迹”,叫大家听好了、笑好了,但千万不要代入角色;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也处处露出一种“刀斧的痕迹”,布景、面具等处处有人工的“刻意雕琢”,这东西就是风格。
:您的创新精神在剧中可见一斑,设计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舞台布景,亭台楼阁、肉铺与市井等等将被做成立体的软浮雕,用厚海绵加上特殊工艺制作,可以卷起来就拿走。特别是你设计的30多种面具与偶人,据称这些面具还是由你亲手制作和雕刻的,我刚才捏了一下,这些面具好像没有大家说的那末重,是什么材料的?
黄楷夫:其实每一个面具都不超过1斤,戴起来才舒服;我用的材料是木头,很多人都问我这次怎样用木头?我觉得《秀才与刽子手》里面讲的都是一些下里巴人,尤其是剧中那个年代的老百姓都有一种浓郁的草根性,我觉得用雕琢过的木头来表现这类草根性,最适合不过。
:有行家在剧中的背景设计中读到了浓浓的“湘西凤凰城楼”等味道,凤凰是否是你的灵感来源地?
黄楷夫:不错,背景中所有的素材都是从湘西凤凰来的。剧本没说那是凤凰,但我觉得凤凰是一个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古地,有剧中要的那个气氛。编剧黄维若本身也是湖南人,我不知道他写剧本的时候头脑里有没有凤凰的影子,但我一看剧本就觉得凤凰特别适合。我20年前弄油画时就在凤凰写生了,去了最少10次,感觉真的合适这个剧,街道、城门楼、风俗等都有凤凰色采。我觉得赋予该剧一种地域色调,可能更有个性,让人似曾相识。
偶人就是龙套
:这次在舞美中加入偶人,营建的是一种亦真亦幻的全新的话剧舞台演出情势,是否是在寻求一种风格化表演?
黄楷夫:剧里面有3个真人,其余的都是带面具的偶人;偶人的表演是风格化的,而3个主要人物则是生活化的现实主义表演。我设计了30多只面具,由10来个演员分别戴上扮演,一样的人可以戴不同的面具。实际上这类偶人是一个符号,京剧里管它叫做龙套,事实上就是1众跑龙套的,用来突出主要人物。3个主要人物身上还是没离开话剧的根,他们该说的说、该斗的斗;但1众跑龙套的,其实是一种符号,他们可以唱可以跳,可以让话剧舞台变得更加夸大和虚幻。
:您在剧中设计了30多只面具,就有30多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副表情,本来话剧就是靠台词与表演取胜的艺术,这些有点花边的面具戏会不会过分抢了观众的视野?
黄楷夫:这30多只面具,有30多种表情,而且每个面具还不是僵硬的、单一的表情,比如说笑面具也不是单纯高兴的那种笑,可能笑中有嘻皮、有苦涩、有无奈等等,每个面具其实就是一种复杂的表情,确切很抢眼。但这些偶人不会抢戏,由于他们在剧中作为歌队出现,所有的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表演都是围绕着3个主要人物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