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房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临床医生经常会要求患者暂时中断口服抗凝药(OAC),然后建议患者应用短效抗凝药进行过渡(bridging)抗凝治疗。但是,在OAC中断期间进行过渡抗凝治疗的效果至今尚不清楚。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最新研究对比了OAC中断期间房颤患者接受或不接受过渡抗凝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论文12月12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研究方法房颤更明智处理结果登记项目(ORBIT-AF)是针对美国院外房颤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者记录OAC暂时中断后过渡抗凝治疗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抗凝药类型,观察30天内心肌梗死(心梗)、卒中或全身血栓(SSE)、大出血、原因特异的住院、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结论与讨论房颤患者在接受极小的侵袭性治疗时也常常会被要求暂时停用OAC。临床上许多患者都接受了过渡抗凝治疗,过渡抗凝治疗的使用应取决于手术治疗的类型以及患者特征。此研究证实,房颤患者手术前进行过渡抗凝治疗会增加出血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研究结果不支持对房颤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过渡抗凝治疗
该研究结果来自ORBIT-AF登记项目,亦存在局限性,包括样本偏倚和报告偏倚。入组患者既不是按照OAC中断发生率也不是按照过渡抗凝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机分组,因此不能确定OAC中断与不良事件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临床实践中,手术后的患者会被要求进行非口服抗凝治疗,即无论患者是否在进行长期口服抗凝都可能会进行过渡抗凝治疗。此外,进行手术治疗但未中断OAC的患者以及不是由于手术原因而中断OAC的患者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更多临床试验提供更多数据来指导医生对暂时中断OAC的房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最优处理。
本报记者刘娟编译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