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月之交,“秋老虎”如期而至。进入换季季节,昼夜温差增大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要提前做好秋季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
指导专家: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博士王军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风险增加1、高温天气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升高,发生血栓、心梗、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
2、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3、人们频繁进出空调房、空调车,血管随之发生突然收缩和扩张,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易发生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等。
入秋后,心脑血管疾病为何频繁逞凶原因一
血管收缩,由于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内壁形成许多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变窄,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原因二
血液粘度升高,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以至于血液粘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
平安度秋保健要点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为了防止疾病的发作、复发,中老年人需要在秋季养生保健中做到以下几点:
1
严防感冒。秋季温差大,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尤其当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时,人们极易伤风感冒,应及时增减衣物,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对感染要特别重视,如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等。
2
控制血压。时凉时热、变化无常的天气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尤其男性应保持乐观情绪,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酗酒。
3情绪不能过分激动。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避免中强度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4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饮食中过多的摄盐是心脏疾患的“敌人”,但食盐摄入太少又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钠血症)。摄盐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一般轻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还要适度减少。
5适量运动。特别推荐“三、五、七”运动法。“三”是指每天步行3公里以上,且每次坚持30分钟。“五”是指每星期要运动5次以上。“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太快心功能容易超负荷。
6出游时,心脏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医治。
7充足睡眠。相比苦夏的湿热难眠,秋季天气凉爽许多,入睡也容易了许多,因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够7个小时,且睡眠质量要高。
8合理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风贴秋膘,饮食应坚持以清淡为主,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因为饮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据中国心脑血管防治联合会统计:一方面,60%以上的脑血管疾病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单一的脑部治疗而忽视心脏会导致病情反复。另一方面,脑血管疾病又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临床观察,50%以上的脑血管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所以,秋天一定要谨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也不要延误治疗。平安度过每一天就是我们对健康最大的心愿!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