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健康】关于“三高”,你最想问心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16-10-5 22:36:00   点击数:
  【心脑血管健康】关于“三高”,你最想问心

查体现“三高”,全身没症状,

是否要吃药?心中没主张。

问问大医生,道理细细讲。

医患共携手,才能保安康!

  当查体结果出来,显示血压升高,血脂也不合格,提示需要服用药物治疗时,患者最初的内心往往是抵触的,拒绝承认。因为没有明显的躯体症状。这时最需要了解以下问题,才能达到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目的。

  1、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治疗,也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戒烟、减肥、运动等干预措施,其最终的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患病风险;说的更具体些,就是要预防中风、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因此,对于每个个体,需要全面评估其所暴露的各种危险因素,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未来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否需要用药,并不是仅仅看化验单上的数值是否超过正常范围,而是根据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低来决定。同样,对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要达到的目标,也并不是达到正常范围,而是需要结合每个个体不同的风险水平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来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2、为什么有时候化验明明在正常范围内,医生也说需要吃药呢?

  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所说的坏胆固醇)需要大于4.9mmol/L以上(正常值4.1mmol/L以下)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已经有过心肌梗死、中风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坏胆固醇则最好能控制在1.8mmol/L。

  3、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就一定要吃药么?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比如控制每日摄入的食盐量从9-12克减少到5克,可以降低收缩压1-2mmHg;减肥5kg可以降低收缩压约4mmHg,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收缩压3mmHg;而摄入的脂肪每超过需要量的1%,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就增加0.02-0.04mmol/L。

  因此,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限制食盐和脂肪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坚持运动等,都是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心脑血管发病风险的基础。打个比方,血管就好像厨房的下水管道,危险因素就是我们倒进下水道的剩饭剩菜,而药物则是管道疏通剂;如果我们一方面撒疏通剂,另一方面却不改变生活方式,继续往下水道倾倒各种剩饭剩菜,想来这下水道也逃脱不了堵塞的命运。

  但是,单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控制危险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需要配合药物才能真正将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同时,药物不仅有降低血压、血糖、血脂的作用,还有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保护心、脑、肾脏等重要靶器官、降低猝死风险等作用。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按照医生的医嘱坚持用药,才能有效地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药物需要每天都吃么?现在血压(或血糖、血脂)已经正常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吃药了呢?

  每天坚持用药,目的是使血液中药物浓度稳定,血压、血糖等也就保持稳定。如果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比单纯高血压、高血糖危害性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诱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当然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的确会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季节气候等因素改变;因此,需要服用的药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冬季气候寒冷,血压会升高,可能需要的降压药就更多,夏季气候舒适,血压会偏低,降压药就可以适当减量。所以,养成定期定时监测记录血压、血糖等指标的习惯,并且规律地随访,根据血压、血糖波动的情况由专业医生调整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平稳,才是合适的治疗方案。









































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qtjb/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