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很多患者,甚至包括某些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目标认识不足,在此基础上应遵循的原则也不清楚,认为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根据我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治疗的目标如下:
1.
血压适度降低:
国际高血压最佳血压研究(HOT试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最多的血压水平为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85mmHg,但终末肾损害较/80mmHg仍高2倍,有糖尿病者降至/80mmHg。实质都血压都应降至/80mmHg。而根据美国最新高血压病防治指南,降压更为积极,主张血压至少降至/90以下,对于合并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冠心病心梗及心衰、糖尿病、慢性肾病及脑卒中,目标血压由过去的/90mmHg降至/80mmHg以下,尤其对糖尿病及慢性肾病患者意义更大。
2.
逆转靶器官损害:
降压不是唯一目的,在降压的同时还要尽量保护靶器官,逆转靶器官尤其是心、脑、肾损害。事实证明,高血压患者经过降压治疗后,心、脑、肾并发症明显减少,而对已有并发症的有效治疗又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因为有很好的逆转靶器官损害作用而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3.
减少心血管事件及降低死亡率:
这是所有治疗需要达到的终点目标,所选药物应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其减少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率。目前医学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仅凭经验看病的时代了,什么都需要有证据,有数据拿出来,即所谓“循证医学”,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对每一个临床医生来说,经验固然很重要,但也要重视循证医学的成果,因为这是成千上万病人参加临床试验所换来的结果,不仅耗资巨大,甚至是多少患者用生命换来的数据,当然应该珍惜。
4.
提高生活质量:
在降压的同时,应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一些慢性病、不能治愈的疾病,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疑具有极大的优势。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我们希望医患之间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本文摘自徐浩主编《医学博士漫话:高血压》科学出版社,,第1版
西苑医院·徐浩大夫长按识别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