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慢性病容易复发,临床上,不少慢病患者在出院后因缺乏专业护理和自我管理,往往会出现病情的二次复发,让患者再度面临生命威胁,因此,慢病患者出院后的“慢病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预防疾病的二次复发。
新疆御邦医通慢病管理服务中心专家智库主任刘天贵表示,慢性病的特点是,病因不详,复合多发,治疗靶点难以把控。目前,世界医学界已公认“慢性病是治不好的,只能管理得好”,中医能够系统性有效的解决慢性病的问题,要想解决慢性病,必须遵循管理学逻辑和生命逻辑,“先谋其构、再谋其略、方可某法”,对慢病进行管理,要掌握抓住证、控急症、照顾兼症、次兼症的慢病健康管理秩序。
采访专家:新医大二附医院援疆专家、康复科主任许衡
新医大二附院南湖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国君
新疆御邦医通慢病管理服务中心专家智库主任刘天贵
心脑血管病管理:防心血管事件目的:防止心血管事件发生。
方法:1、药物控制:“通过药物加以控制,以防止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硬化、心脏损害、肾功能衰竭及脑部衰退。”许衡举例说,例如利尿剂,如螺内酯、吲达帕胺登;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非洛地平等。
2、运动处方:“运动处方需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以起到功能训练的目的。”许衡指出,合并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采取上下蹲,即每天3~4组,每组20次,或通过疾走,即每分钟步左右,以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管老化。
3、饮食管理:张国君表示,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低盐清淡,食盐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
食物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适量蛋白为主,如豆浆、豆腐、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
还需多吃含维生素的蔬果,如洋葱、芹菜、芥菜、绿豆、冬瓜、紫菜、苹果等。
还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单方草药,如野菊花、枸杞子、天麻、山楂、桑寄生、草决明、葛根等,都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此外,还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食用糖醋大蒜、牡蛎香菇、玉米须茶、芹菜鲜汁、陈皮山楂乌龙茶、白菊花茶等。
糖尿病管理:防功能障碍目的:防止脏器和系统发生病变导致功能障碍
方法:1、运动处方:“运动方面,以中度运动强度为宜,即以不运动时的脉搏作为基础脉搏,运动后,脉搏比基础脉搏增加40%~60%。”许衡指出,可多参加些有氧运动,例如跑步、广播体操、广场舞、太极拳等;也可在家里做一些活动四肢的训练,如米字操、上下蹲、踢腿、哑铃操、弹力带运动等,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以起到燃烧热量,增加葡萄糖利用,改善体内代谢的目的。
2、饮食管理:许衡认为,饮食方面,以清淡饮食为主,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每天的总热量要控制在大卡为宜。
此外,张国君还为糖尿病患者推荐了食疗方法。
(1)扁豆浸泡后去皮,磨为细浆,以天花粉汁同蜜和成药丸,每服20~30粒,每日2~3次。
(2)洋葱克,猪瘦肉克,精盐、味精等适量,上火炒熟,做菜吃,每日1次。
(3)绿豆克,南瓜克,将南瓜洗净切碎,与绿豆加水同煮,煮至绿豆烂熟,即可服食,经常食用。
3、中医处方:据张国君介绍,糖尿病患者大多口渴、多食、多尿,可将黑大豆炒香加天花粉等份研细,每日2次,每次15克内服,有清热、生津、止渴、降血糖的功效;或用番白草适量代茶饮;中成药常用消渴丸、金芪降糖片等效果也不错;此外,还可采用推拿康复法,一般可推脊椎两侧,并由下而上,摩擦背部,擦背部俞穴,捏捻脚趾为宜。
骨关节病管理:重在靠运动预防目的:许衡指出,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上下楼梯或下蹲时困难,该病主要在于预防,以防止关节变形或功能障碍。
方法:1.体重管理:无论男女,都应通过饮食或运动控制体重,女性的标准体重为身高-,男性的标准体重为身高-。
2.运动处方:
(1)不负重匀速运动,如站立时腿部保持悬空姿势进行前后屈伸运动,或坐立时腿部保持悬空姿势进行前后屈伸运动运动。
(2)下肢肌力训练:做前后踮脚运动或保持站立姿势做悬空踢腿运动,或腿上绑沙袋,以坐立姿势,做腿部屈伸运动。
(3)以中速(即3公里/小时)高抬腿行走,避免大步行走。如出现膝关节疼痛时,可停止运动,同时,膝盖部位带护膝,或睡觉时将腿部垫高,即可帮助缓解疼痛;如出现早期疼痛且无肿胀症状时,可通过做热疗,即用热水袋敷于痛处,即可帮助缓解疼痛。
作者:乌鲁木齐全媒体记者蒲晶
了解更多知识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