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为什么会患偏瘫

文章来源:心脑血管_心脑血管自查网站   发布时间:2017-9-14 17:07:02   点击数:
  

低血糖为何会引起偏瘫

低血糖所致的偏瘫多见于老年糖尿病人。目前认为,老年人原本就有脑动脉硬化及狭窄,但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尚能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量。

当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脑血管痉挛,造成大脑各部位供血不均衡,那些缺血相对较重的部位便会发生功能障碍,导致偏瘫等局灶性神经症状。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长时间严重低血糖还可抑制大脑皮层,引起脑功能障碍,甚至昏迷。

低血糖偏瘫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低血糖偏瘫以老年糖尿病人最为多见,病人往往存在低血糖的诱因,如降糖药物应用过量,没有及时随血糖的变化而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以及活动量过大、进食太少等等。患者起病比较突然,迅速发生痉挛性或弛缓性一侧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而锥体束征阳性,严重者还可伴有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随机血糖检测一般低于2.8mmol/L,基本可以确诊。另外,生化检查及脑CT结果正常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肢体瘫痪。

低血糖偏瘫大多属于一过性偏瘫,如果能早期确诊、及时补充葡萄糖,病情可迅速改善,最快20分钟其偏瘫肢体即可开始活动,大多于1小时内恢复,少数需2小时以上方才恢复。总的来讲,本病预后比脑卒中偏瘫要好得多,如及时治疗,症状可逆转。但如果被误诊,低血糖迟迟得不到纠正,损害将不可逆转,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何避免误诊

脑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低血糖偏瘫也主要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两者的临床表现相似,仅从症状上往往难以区分,临床误诊率颇高。

避免误诊的关键是要提高认识。既要熟悉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如饥饿感、心慌、出汗、全身无力等),还要熟悉低血糖的非典型表现(如偏瘫、昏迷等)。事实上,低血糖偏瘫诊断很简单,只要查一下血糖便可,关键是「没想到」。因此,对于糖尿病人发生的偏瘫、昏迷,检测血糖应当作为常规。

低血糖偏瘫的防治

低血糖偏瘫是低血糖的一种非典型表现,多发生于老年人,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老年人低血糖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很容易造成降糖药蓄积而导致低血糖。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尽量不要服用强力、长效降糖药物(如优降糖),并注意定期监测血糖,随着血糖的变化和进食的情况适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当老年糖尿病人出现偏瘫、意识改变时,除了颅脑CT检查以外,还应及时化验血糖,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编辑:高伟珊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jilin

.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ㄨ澶氬皯閽?
鍖椾含鍝簺鍖婚櫌鐧界櫆椋庡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lxsj.net/gxz/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