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5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极点,小寒过后即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民间谚语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寒为整个冬季的主气,寒气也有消长盈亏的变化规律。冬至开始,寒气渐盛,小寒时节寒气最隆,大寒之后寒气渐消。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
小寒时节养生的原则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具体涉及以下方面:
情志方面:宜调养神气。拒绝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衣着方面:宜厚薄适度。质地柔软、保暖、利于活动。
饮食方面:宜保证热能。要求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饮食,推荐:粥糜、温热之品、坚果之品。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食物有很多实际上也是中药,比如:山药、枸杞、核桃、芝麻等,平时也可以多食炖羊肉、鸡汤、鸭肉等温肾补肾的食物。中医还认为五谷可以补肾,历代养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需要以“五谷为充,五果为养”,也就是说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蔬菜水果。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五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因可生吃,可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所以经常食用,可辅助五谷使人体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起居方面:宜早卧晚起。因冬季昼短夜长,故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必待日光。俗话说“睡个好觉,胜过补药”。
运动方面:宜静态运动为主。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跳绳、踢毽、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出微汗为宜。应在阳光之地运动,不能太早。
同时,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故此时是关节痛、颈椎病和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高峰期,养生的关键是防寒保暖。饮食养生方面,要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辣椒、肉桂、韭菜、茴香、糯米、高粱米等,以御寒气。
不过,温补的食物也不能吃太多,否则容易把脾胃累坏。这时我们可以采取“软兵”政策,吃点粥、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除此之外,给大家推荐三款适宜小寒节气的暖胃驱寒茶饮:
生姜红茶。生姜10克、枸杞5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其冲泡红茶3克,晾温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此茶具有开胃止吐、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滋补肝肾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寒、胃脘胀痛、心腹冷痛、食欲不振、呕吐、反胃等症。
姜桂桑寄茶。取鲜姜2克,去皮切片;桑寄生5克、桂枝1克,洗净打碎,装入纱布袋中;将药袋放入茶杯,冲入适量沸水,加盖浸泡10分钟后放入姜片,2~3分钟后即可饮用。每天早、晚饭后温饮,可补肝肾、强筋骨、通络祛风湿、解表发汗、温中和胃,可用于治疗四肢关节痛、胃脘冷痛或外感风寒、身冷无汗等症。
核桃葱姜茶。取葱白25克,生姜25克,核桃仁10克,红茶15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代茶饮。具有补肾温肺、发汗解表、开胃消食、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鼻塞、胸胃胀满不适、食欲不振等症。
中国年
就要这个味儿!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